深度解析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争议案件的司法裁判标准.docx

深度解析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争议案件的司法裁判标准.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度解析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争议案件的司法裁判标准

自2010年2月起,我国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行业的监管部门陆续印发公司治理、薪酬管理相关准则、指引,包括追索扣回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绩效薪酬的相关规定。2021年,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建立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的指导意见》,就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完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2022年7月,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国有金融企业应制定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

上述规范性文件普遍要求受监管企业建立并完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对违法违规或给企业造成风险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按照企业依法制定的制度追索扣回相应的绩效薪酬,具体形式包括追回已支付的绩效薪酬和止付未支付的绩效薪酬。

实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不仅是金融企业的权利,更是必须履行的义务。监管部门对金融企业落实追索扣回制度情况非常重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一条公开行政处罚信息显示,2023年12月29日,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曾因“未按照监管规定对绩效薪酬进行追索扣回”而受到行政处罚,连同其他10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罚款1,340万元。[1]

从公开的司法裁判案件来看,已经有不少金融企业因追索扣回绩效薪酬而涉及劳动争议仲裁、诉讼案件。如何依据监管规定和企业规章制度成功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是金融企业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基于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深入解析此类争议的司法裁判标准,为企业决策、实施追索扣回提供参考。

一、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申请劳动仲裁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

1.此类争议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一类由企业发起,要求员工返还已支付的绩效薪酬;一类由员工发起,要求企业支付扣发或止付的绩效薪酬。

两类均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都需要在一年的仲裁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否则,仲裁委、法院会直接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其请求。

参考案例:

(2023)津02民终687号,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法院认为,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于2017年11月15日免去郑某XX银行滨海新区支行行长职务,于2021年6月3日给予郑某开除处分并决定对2013年至2016年期间已发放的绩效薪酬进行100%追索。上述两次处分均提及郑某担任XX银行滨海新区支行行长期间的直接及管理责任问题,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已于2017年11月15日知晓相关问题并对郑某作出免职处理,于2021年6月30日向郑某送达《关于对郑某绩效追索的通知》对2013年至2016年期间已发放的绩效薪酬追索时,已超过仲裁时效,故郑某提出的时效抗辩成立,对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的诉讼请求,一审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2.企业追回绩效薪酬的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追回绩效薪酬涉及几个重要时间节点,按时间顺序排列依次为:

企业知道或应当知道出现某一追回情形的时间(比如,风险暴露的时间,企业发现高级管理人员或关键岗位人员违法、违规或违纪行为的时间等等);

企业查清责任人员及责任大小的时间;

企业正式决定向相关人员追责的时间。

司法实践对于企业追回绩效薪酬争议的仲裁时效起算时间并无明确的标准。我们认为,上述规定中的“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应当是指企业知道其权利被特定当事人侵害之日,企业查清责任人员及责任大小的时间是企业真正知道其权利被特定当事人侵害之日,企业按照这一节点在一年内申请仲裁的,并未超过仲裁时效。

二、法院会严格审查企业是否有追索扣回绩效薪酬的充分依据,企业需要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四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不论是追回已发放的绩效薪酬,还是止付未发放的绩效薪酬,都属于上述规定的“减少劳动报酬”,需要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从公开判决来看,已有不少企业因未充分举证而未能成功追索扣回绩效薪酬。

1.企业以出现追索扣回情形为由追索扣回绩效薪酬的,法院一般要求企业举证证明以下事项。

(1)发生了企业有权追索扣回绩效薪酬的情形

包括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定的可以、应当追索扣回的情形和企业规章制度中规定的追索扣回情形(下称“追索扣回情形”);

参考案例:

(2020)京02民终7257号,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法院认为,关于2018年7月至2018年10月因交易事故扣发绩效工资,王某系投资经理,其负责的账户在交易华X股票的过程中发生交易事故,引起上海证券交易所关注并收到《市场监察警示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