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元明清——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说话: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
“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
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原只是师徒相传的“说
话”的书面“记录”,并非让人看的书面著述。它原为口头文学,所以是口语体,且口气是
针对听众的;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小说话本,多已经过下层文人加工润色,已是可供阅读的
话本小说了。
*宋杂剧:唐代已有“杂剧”之名,是歌舞小戏、参军戏的通称。宋代开始广泛采用这个名称,
包括化装人物以演述故事之类的各种戏剧性表演,因此又叫“杂戏”,但主要用以指称滑稽戏。
其特点就是“全用故事,务在滑稽”。
*元散曲:是金元时期流行乐曲的曲词,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一种新兴诗体。
它是相对剧曲而言的。旧称有科白、有故事情节、装扮起来演唱的为剧曲,清唱的为散曲,
是词的通俗唱法。包括小令与套数,特点是趋俗性,重情,好写隐逸,谐謔调笑。
(或):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是单支的曲子,
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
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联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
尾时有“煞调”或“尾声”。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
易懂的恃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
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
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
子”构成。折是音乐单位,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四折也就是四大套曲子,可选用
四种不同的宫调。楔子的篇幅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也可
放在折与折之间,起过渡承接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在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
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有宾白,这是从诸宫调里由女演员或男演员一作独唱
的形式转化来的。
*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曲子,称为小令。
*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表演一个故事,称为套曲。套
曲也称曲也称套数套数、、散套散套,,由同宫调由同宫调的的三支三支以上只以上只曲组成曲组成,,也也可可借宫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
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录鬼簿》:元钟嗣成著。《录鬼簿》大约成书于元至顺元年(约公元1330年),记录了自
金代末年到元朝中期的杂剧、散曲艺人等80余人。有生平简录、作品目录,甚至带有自己
思想痕迹的简评,如把关汉卿列在首位,对郑德辉颇有微辞:“惜乎所作,贪于俳谐,未免
多于斧凿。”后来作过两次修订,扩充为2卷,所录152人,作品名目400多种,书中人物
分为七类。
*金院本:院本是金朝特有的名称,意思是“行院之本”。行院就是戏班,院本的原意指当时
戏班演员创作演出的剧本,也指按这类剧本进行演出的一种戏剧样式。
*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
言。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
事。(虽非戏曲,但是后来元杂剧剧曲组合规则则直接沿用诸宫调.
(或):所谓诸宫调,就是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
故事。据传,其首创者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部完整
的诸宫调作品。
*南戏: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是南曲戏文的简称,特指宋元时期南方地区流行的戏曲形式,
又叫戏文、南词等.
(或):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原来是一种地方剧种,因为它流行于浙江温州(温州古名永嘉)
一带,所以又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
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元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并未使南戏消
亡,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步成为一种较
为成熟的戏剧样式。它内容多以家庭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以管乐伴奏为主,剧中各个角色
可以分唱或合唱,一部戏没有固定的场次限制,每出戏也不要求通押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