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阶段两次反思的行动教育模式.pdf

三个阶段两次反思的行动教育模式.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

三个阶段两次反思的行动教育模式

2007年某某省株洲市教育教研论文

一、成果共享篇

某日学到的顾泠沅先生“三个阶段两次反思〞的“行动教育〞基本模式。

三个阶段分别为:

1.原行为阶段

将“原行为阶段〞定义为教师关注个人已有经验,充分展示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与风格,不受任何干扰的行为

阶段。往往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使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此时就应该对课程进行新的反思和设计。

2.新设计阶段

教学实践本身是一个丰富的,多元的,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调节的过程。从理想的教学设计到真正

在课堂实施之间存在着差距,教师在期望与现实的碰撞中遭遇挫折。研究人员、教研人员、合作伙伴的适时介入与沟

通合作,帮助执教者反思教学设计、自省改善教学行为,在冷静与思考之后,执教者就会有了新的设计理念。

3.新行为阶段

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新的实践,最终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淡化结果,关注过程。新行为阶段是

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让新行为阶段回归到让学生体验到学科的本质,获得学习的方法,培养科学的素养上来。

两次反思是:

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在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中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更新理

念〕

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在反思理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中完成向行为转移的飞跃〔改

善行为〕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促进是这一教育模式的三种基本力量。自我

............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

通过反思,驾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

和创造性见解。教师的互助合作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

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而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

对话,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重建。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二、感悟实践篇

学习最终的落脚点是在应用上,根据在文章中所学习到的内容,我跃跃欲试着,努力实践顾泠沅先生“三个

阶段两次反思〞的“行动教育〞基本模式,进行了几次课例的实践与反思,采用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

教学研究方法。

想尝试通过“三个阶段两次反思〞的“行动教育〞基本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意识到首先应该找到一

个好的课题。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被动掌握知识,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现

-1-/4

word

象比较普遍,他们没能充分感受到思考的乐趣,也缺乏相应的学习成就感。假设能针对这些情况,改进教学方式,让

学生置之于课堂的主导地位,老师处于辅导地位,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想,这

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主动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严谨某某的态度。我选择了高一的《氯

水成分的实验探秘》,这是一个可以拓展的生长点,尽管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但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对课程的精心设计,

学生的收获将会很大。于是我让学生对“氯水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性实验,在思维方法上主要采用“猜想〔提出问题〕

→查找资料→实验〔证实、证伪〕→观察实验和分析综合→验证实验→结论〞的过程。我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分析实验,得出自己的实验结果,这样使学生处于不断思考的状态中,得到自

己的结论,同时让学生感受得到发现的乐趣。

1.原行为阶段及其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上,更多的是停留在验证性试验上,学生也习惯了“照方抓药〞,在实验中

不懂设计,不懂探究,我意识到从“验证实验〞到“自由探究〞是不可能到位的,其间必须经历有教师对学生进行新

的思维模式的指导。于是,我在前一节课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