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

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说明】

建筑单体和建筑群均可以参评绿色建筑。当需要对某工程项目中的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时,

由于有些评价指标是针对该工程项目设定的〈如住区的绿地率),或该工程项目中其他建筑

也采用了相同的技术方案(如再生水利用〉,难以仅基于该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此时,应以该

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为基准进行评价。

建筑群是指由位置毗邻、功能相同、权属相同、技术体系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及以上单体建

筑组成的群体。常见的建筑群有住宅建筑群、办公建筑群。当对建筑群进行评价时,可先用本

标准评分项和加分项对各单体建筑进行评价,得到各单体建筑的总得分,再按各单体建筑的建

筑面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建筑群的总得分,最后按建筑群的总得分确定建筑群的绿色建筑等级。

参评建筑本身不得为临时建筑例(如,多见于北方的冰雪建筑,近年来在南方出现的集

装箱建筑〉,且应为完整的建筑,不得从中剔除部分区域。无论评价对象为单栋建筑或建筑

群,计算系统性、整体性指标时,要基于该指标所覆盖的范围或区域进行总体评价,计算区

域的边界应选取合理、口径一致、能够完整围合。

常见的系统性、整体性指标主要有:人均居住用地、容积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

3.1.2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

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

进行。

【说明】

本标准2006年版要求评价应在建筑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但在随后发布的《绿色建筑

2008]61

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修订〉》建(科综[号)中,己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

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而且,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

了这种分阶段评价的可行性,以及对于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积极作用。因此,《标准》在评

价阶段上也作了划分,便于更好地与相关管理文件配合使用。

具体方法上,根据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结果,大部分反馈意见同意将“施工管理”、“运

营管理”2章的内容仅在运行阶段评价。基于此,《标准》将设计评价内容定为“节地与室

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

量”5章,运行评价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运营管理”2章。

本标准3.1.1条规定绿色建筑评价以一栋完整的建筑为基本对象。设计评价应坚持这一原

则,不对一栋建筑中的部分区域开展绿色评价。但运行评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灵活一些,这

主要是指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业主的多功能综合性建筑,首先仍应考虑“以一栋完整的建筑为

基本对象”的原则,鼓励其业主联合申请运行评价;如所有业主无法联合申请,但有业主有意

愿单独申请时,则可对其中建筑中的部分区域开展运行评价,但申请运行评价的区域,建筑面

积应不少于2万m2,且有相对独立的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等设备系统,此区域的电、气、热、

水耗也能进行独立计量。申请运行评价(尤其是部分区域)的业主,应明确其物业

文档评论(0)

175****5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