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开学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高三开学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池鹤①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②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江州司马任上。②丹砂:又名朱砂,一种红色的矿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高竹笼”“乱鸡群”,写出池鹤恶劣的生活环境,尽管如此,它仍有孤标傲世的品格。

B.颔联中的“丹砂”“白雪”运用借代手法,既写出了池鹤的形象之美,又写出了池鹤的品格之美。

C.颈联说池鹤觉得鸬鹚毛色污浊,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过谄媚,诗人以此突出池鹤不讨好取媚的风骨。

D.尾联用细节描写写出池鹤对青田云水的向往神态,白居易的《琵琶行》结尾一句也用了此种手法。

16.本诗借物抒怀,诗人借池鹤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5.B【解析:B项“运用借代手法”错。颔联从表面上看,意思是丹顶鹤害怕低下头,头上象征高贵的标志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忧白色的毛色变得不好看。从意义上理解,应该还有一层:低下头,不仅仅担忧高贵的标志不再,还因为低头本身就代表了屈服和卑微,和孤高的形象气度相悖;“晒翅常疑白雪消”,这里的“白雪”不仅仅是指毛色,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圣洁的清白。由此,一个清高孤傲,而又不愿意对世俗妥协的丹顶鹤形象便脱颖而出。因此,“丹砂”“白雪”应为“借喻”,喻指“池鹤美好高洁的品格”。】

16.要点示例:①对知音的渴求。②对高洁风骨的珍视之情。③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官场俗辈的厌恶”亦可)。④对自然的向往与不得的无奈(“对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亦可)。

【解析】

①首联意思是在高高的竹笼前找不到自己的知音,在庸俗的鸡群里还凸显着自己的风度和节操,抒发作者对知音的渴求。

②颔联意思是低下头,不仅仅担忧高贵的标志不再,还因为低头本身就代表了屈服和卑微,和孤高的形象气度相悖;“晒翅常疑白雪消”,这里的白雪不仅仅是指毛色,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圣洁的清白,抒发作者对高洁风骨的珍视之情。

③颈联意思是转眼四望,觉得鸬鹚毛色污浊,徒有其表而又善于学舌的鹦鹉太娇弱,这两者不仅形象气质欠佳,而且善于侍奉讨好主人,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和主见,更不要说具备一副铮铮的傲骨了,抒发作者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④尾联意思是没有知音的欣赏,没有主人的青睐,只是在囚笼里长唳,惆怅地望向远方,那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才是梦想的天堂。丹顶鹤所思的,不仅仅是宝贵的自由,还有知音的赏识,和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但又希望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质才华,将来能鹤唳云端,展翅冲天。因此抒发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与不得的无奈。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其中要点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三点即满分。(其他观点如依据原文,言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邑舍弟书至①(节选)

杜甫

二仪②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职司③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薄曹。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④。

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⑤。

【注】①舍弟,诗人的弟弟杜颖,时为临邑簿曹。该诗原题目为“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②二仪,古称天地为二仪。③职司,治水之宫。④泛梗,漂浮的桃梗(木偶)。利涉,顺利渡河。蟠桃,东海仙山上的仙桃。⑤“却倚”二句,意为“要用蟠桃为饵,把大鳌钓上来”,传说巨鳌能治河溢之灾。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将自己目睹的黄河泛滥以及灾民遍野、怨声载道的惨状描绘得非常生动逼真。

B.该诗先讲述大雨成灾,再讲述弟弟写来书信,最后写自己的期望,家国忧思,溢于言表。

C.该诗前六句既有记叙又有描写,“积”“漏”“诉”等字形象地写出久雨成灾的景象。

D.“忧悄悄”写出了官员内心的忧愁,“版筑不时操”可看出地方官的水灾防治工作。

16.本诗既有现实主义情怀,也有浪漫主义色彩,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6分)

15、A

【解析】“目睹”错误,由“闻道”可知,这首诗写的并不是诗人的直接观感。

16、①描绘了黄河泛滥,灾民遍野、嗷嗷待哺的惨状,诉说了自己关心民瘼的情怀。②驰骋着浪漫主义的想象,希望自己把兴波作浪的巨鳌钓上来,也就彻底消除了水患,以此来勉励弟弟、期待民生疾苦的结束。

【解析】第一点应围绕对社会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