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VIP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练习 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同步练习高考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辽宋夏金元的历史发展城市布局示意图古代地理分布图宋代财政收入情况商业繁荣租界的形成与影响宋朝经济结构分析南宋经济与社会差异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单选题

1.以下对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按时间进行的排序正确的是()

A.制瓷工具:坯车—匣钵—支钉 B.灌溉工具:杠杆—筒车—翻车

C.耕作方式:犁耕一锄耕一刀耕 D.纺织工具:提花机一纺织机一陶纺轮

2.“这座城市作为都城长达160多年,历经九代帝王,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富华甲天下,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这座城市是()

A.杭州 B.北京 C.开封 D.西安

3.宋朝的五大名窑是()

A.汝窑、官窑、邢窑、哥窑、钧窑 B.汝窑、官窑、柴窑、哥窑、钧窑

C.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 D.汝窑、官窑、越窑、哥窑、钧窑

4.如图为宋代青白瓷窑址分区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

A.人口迁移助推制瓷技术提高 B.国家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C.南方社会开发程度逐渐加深 D.海上贸易主导制瓷产业发展

5.下表为《唐宋时期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表(单位:项)》。它表明()

陕西

河南

山西

浙江

江西

湖北

福建

32

11

32

44

20

4

29

北宋

12

7

25

86

18

4

45

金及同时期南宋

4

2

14

185

36

14

63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土地兼并的抑制

C.灌溉工具广泛使用 D.经济重心的南移

6.宋代第一次把城镇坊郭户从乡村主客户中分离出来,另行编制户籍。坊郭户成了户籍制度中与“乡村户”相对应的、府州县治以及镇区等城居人口的专用名称。由此可知,宋代()

A.户籍管理制度松弛 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城乡二元对立缓和 D.坊市制度走向崩溃

7.北宋初期(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期(1110年),已增到2088余万户。按每户5口计算,北宋末年人口已超过一亿。这在中国人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标志。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展的结果 B.手工业发展的结果

C.少数民族的内迁 D.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8.北宋时期,淮南地区由于种茶农户众多,专门称之为“园户”。福建地区最上品的龙凤团茶,价黄金二两。明州、福州、广州一带,出现了很多“霜糖户”,专门种蔗制糖,甚至远销海外。可见,当时南方地区()

A.海外贸易提高了农户社会地位 B.城市发展刺激消费观的更新

C.面向普通民众的基层市场活跃 D.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倾向明显

9.图是宋元时期明州(今宁波)城市布局示意图。该图可说明此时期()

A.政府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B.外贸成为税收主要来源

C.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 D.外交机构已趋向专业化

10.宋朝出现了新的婚姻文化,“进士登科,娶妻论财,全乖礼义”,“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理学的传播 B.科举制的完善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1.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廷明确规定:今后“私下分田客”当每年收田毕日,可不必取得主家的凭由,商量去住,各取稳便。这说明宋朝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C.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D.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权

12.“南海一号”是世界古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商船,从目前清理出的瓷器来看,所出的德化瓷器与中国传统瓷器器形、纹饰等区别较大,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专家推测为南宋时期“来样定做”的外销瓷。这则材料可以用于佐证()

A.南宋对外交往繁盛 B.外贸成为税收主要来源

C.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D.南宋经济水平领先世界

13.《宋书·州郡志》论及淮南云“中原乱,胡寇屡南侵,淮南民多南渡。成帝初,苏峻、祖约为乱于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渡江者转多,乃于江南侨立淮南郡及诸县。”据此推知,当时()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南宋和金界限明晰

C.民族矛盾激化尖锐 D.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14.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佣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行 D.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15.西周王城,宫、朝、市、祖、社一并成为城市的结构元素,市是专门为官贾设置,谓“宫市”,北宋都城东京是三层嵌套的城市格局,最内居中为宫城;第二层为里城,是衙署、商业、和居民住区主要分布区域;最外为罗城。仁宗以来商业空间逐渐深入坊巷,遍布全城。这一变化()

A.反映了城市活动空间不断扩大 B.体现城市形态逐渐走向开放

C.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逐渐瓦解 D.说明政府不再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