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就是人学之人格价值观.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道世界观

人本政治观

人性伦理观

人格价值观

人才教育观;

◎国要有国格,人要有人格,君要有君格,臣要有臣格,干什么都讲究“格”,讲究“度”,即做人的价值原则、道德标准、礼仪规范。合格才是荣耀,失格便是耻辱,难以称其为人。鲁迅讲“张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第一义也”,罗曼·罗兰也讲“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文化传播不仅是通过书本或理论教条,而更有效的是通过高尚行为所彰显的人格魅力。一切文化最终沉淀为人格。

◎价值观是人的主心骨,行为的导向器,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和决断。整个人类文化的最深层次的核心,仍然是个价值观问题,各种文化的不同,也主要是价值观的不同。各种信仰危机,心理失衡,行为极端,都是源于价值观念的混乱;每次社会大变革总会有一场思想观念的论战与更新。

◎孔孟君子道德人格,灌注了人生价值观念的精气神,健康向上,充满活力:天人观、知行观、形神观、德法观、道义观、义利观、荣辱观、生死观、苦乐观、文质观、气理观、养生观、审美观,等等。(简要选择几项)

;;道义观

人类不能没有面包,但活着绝不是为了面包。终极关怀是什么呢?

儒家道德人格首先表现在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和捍卫上。“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道义”是永恒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把自己的生命托付最高道义价值(即寻道)时,生命才有高尚的意义。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宁愿过箪食瓢饮的生活,甚至“乘桴浮于海”,也不肯抛弃、牺牲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向权贵折腰。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独达兼、尊德乐义的思想影响极其深远,构成中国文人士大夫鲜明的心理特征和主潮。在主观的努力上抱定一个“仁”,而在客观的世运中认定一个“命”。当主观努力与客观世运相调适的时候,主张顺应(顺天应人);当二者不相调适的时候,则主张固守自我——洁身自好、守死善道。士大夫的文化心理和处世哲学。

◎原因在于:道德本位,人格尊严,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义利观

一,首先强调“义以为质”、“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二,并不反对富裕,反而求富心切,民富国强“庶富教”。“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君子发财取之有道。反对的是不义之财

第三,警告人们取之有道,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当义利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能见利忘义或背信弃义。“放于利而行,多怨”,“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尤其富贵者担子更重、社会责任更大,要富而无骄,富而好礼,乐善好施,恩泽于民。

;生死观

人生最大价值取向的选择莫过于生死。当个体生存欲望与道德的绝对律令发生冲突时,道义精神价值的存在比生命更为重要。把精神从物质生活及其一切欲望中独立出来,高于一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苦乐观

◎孔颜乐处——充满信仰、超越世俗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怀。宋儒极力发掘和高扬“孔颜乐处”的精神价值与旨趣。孔子一生艰难坎坷,怀才不遇,终不见用,但始终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情怀。《论语》“乐”字45见,却不见一“苦”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乐”人生境界:学习的乐趣,友谊的乐趣,修养的乐趣。

◎孔子自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孔子64岁在周游列国的艰难行程中依然保持的“三忘”精神:“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乐以忘忧”的快乐精神,“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体现孔子勤奋人生、快乐人生和不老人生。这种积极乐观的好学精神,光明磊落的健康心态,是儒家生命哲学的最高体现。

◎孔子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孟子三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即家庭血缘亲情的天伦之乐;心正无邪的怡德之乐;培养后代的教育之乐。

;清末曾国藩,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理学、心学皆有吸收、遴选和发展应用,并且真正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路,修己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