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方法交流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二章《认识更大的数》中的内容。具体包括:数数的方法、多位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比较、近似数的求法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大的数的认识和运用方法,提高数的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多位数。
2.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比较方法,提高数的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的组成和比较方法。
重点:数的运算规则、近似数的求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购物时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价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数数的方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
3.讲解数的组成和比较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数的运算。
三、例题讲解(10分钟)
四、随堂练习(5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3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多位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比较和近似数的求法等关键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2分钟)
教师设计简洁清晰的板书,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2分钟)
1.请用数数的方法,写出10000以内的所有质数。
作业答案:
1.100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2.3.14159的近似值为3.14,2.71828的近似值为2.7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分钟)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二章《认识更大的数》中的内容。具体包括:数数的方法、多位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比较、近似数的求法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大的数的认识和运用方法,提高数的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多位数。
2.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比较方法,提高数的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的组成和比较方法。
重点:数的运算规则、近似数的求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购物时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价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
1.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这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
2.数的组成和比较方法:这是理解数的运算规则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至关重要。
3.近似数的求法:这是数的运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
1.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是数数的方法的进一步延伸。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和5678,来引导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教师可以指出,每一位数位的意义,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以及每一位数位的权值,即个位的权值是1,十位的权值是10,百位的权值是100,千位的权值是1000。
在读写多位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进行,即先读写千位,再读写百位,以此类推。同时,教师可以强调读写多位数时的一些特殊规则,如零的读写。
2.数的组成和比较方法:
数的组成是指将一个数分解为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例如,对于数,它的组成是1+2+3+4。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方法,并指出数的组成的应用,如求一个数的各位数之和,求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等。
数的比较方法是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数位比较的方法,即从高位开始比较,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则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同时,教师可以强调一些特殊的比较规则,如两个数位相同,但最高位上的数不同的情况。
3.近似数的求法:
近似数的求法是指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指定的数位。例如,将数3.14159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两位,得到的近似数是3.14。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肉制品生产企业名录83家.docx VIP
- 抖音小店运营实操手册(精华版).pdf
- 创伤弧菌脓毒症临床诊治急诊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活动――大暑《制作好喝的饮料和水果》防暑小知识 【幼儿教案】.docx VIP
- 风电场应急物资物资管理台账 (2).docx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smc-9021cems烟气分析系统说明书ii_11_30.doc VIP
- 小学课间活动对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实证研究与实践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浙江大学《园艺植物栽培学》习题库及期末考试真题解析(名词解释、填空、选择、改错、简答、论述题).pdf VIP
- 信息管理学基础7信息服务.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