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为植物→田鼠→鼬。鼬能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进行猎捕,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躲避猎捕。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J·hm-2·a-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植物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A.田鼠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B.田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3.5×107J·hm-2·a-1
C.鼬同化量的一部分通过粪便输出体外
D.“气味”可以作为信息调节种间关系
〖答案〗C
〖祥解〗在生态系统中,输入到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的去路有:用于自身呼吸消耗;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其去向有: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的能量?
【详析】A、在“植物→田鼠→鼬”这条食物链中,田鼠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A正确;
B、田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田鼠的同化量-田鼠的呼吸量=7.50×108-7.15×108=3.5×107(J·hm-2·a-1),B正确;
C、鼬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田鼠的同化量的一部分,C错误;
D、鼬能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进行猎捕,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躲避猎捕。可见,“气味”可以作为信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正确。
故选C。
2.碳汇是指吸收大气中CO2的过程或活动。研究者以嫩江流域流动沙丘上的樟子松和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CO2实现对碳的储存
B.结果说明树种和林龄对嫩江沙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均有显著影响
C.人工林不仅能防风固沙还可增加碳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依据生态工程中的协调原理,应单一种植碳储量更高的樟子松人工林
〖答案〗D
〖祥解〗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系统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为基础,遵循着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详析】A、植物是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CO2实现对碳的储存,A正确;
B、根据数据可知,相同林龄的樟子松林与杨树林相比,二者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存在显著差异;同种林型不同林龄之间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林型和林龄对嫩江沙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均有显著影响,B正确;
C、人工林不仅能防风固沙还可增加碳汇,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
D、协调原理是指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单一种植碳储量更高的樟子松人工林,不遵循协调原理,此外单一树种的人工林容易爆发病虫害,因此不应单一种植樟子松的人工林,D错误。
故选D。
3.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混合种(养)殖,下图为某稻蟹共作系统内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杂草、水稻、藻类等生产者
C.水稻可利用河蟹粪便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D.稻蟹共作模式生态系统可不依赖外部投入实现物质循环
〖答案〗B
〖祥解〗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2)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3)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且物质循环往复运动。
【详析】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A错误;
B、生产者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杂草、水稻、藻类等,B正确;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D、稻蟹共作模式生态系统无法实现自给自足,需要外界投入物质及能量,D错误。
故选B。
4.2023年北京市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性开放十周年,通过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体保护、生态系统监测等措施,基本再现北京湿地原生态。下列关于翠湖湿地及其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湿地中的287种鸟类,534种高等植物构成了翠湖湿地生态系统
B.采用绿化废弃物资源再利用技术,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循环”原理
C.湿地公园实行预约开放的措施,减少了人类活动对湿地恢复的干扰
D.建立湿地公园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满分卷(天津卷)03(解析版).docx
- 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满分卷(天津卷)04(解析版).docx
- 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满分卷(天津卷)05(解析版).docx
- 2024年邢台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安徽省县中联盟期末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滁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