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知识点.docxVIP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知识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知识点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政治)

列国纷争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王)

①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②性质:奴隶主争霸战争(奴隶制瓦解时期)

③影响:春秋争霸冲击奴隶制,使东周处于分裂局面

分界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卿大夫势力崛起)

(以《春秋》与《战国策》为界,后人加以区分)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①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②性质:新兴地主兼并战争(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合纵连横)

③影响:战国兼并推动封建社会的确立,为国家统一奠基

合纵连横

合纵:六国联合抗秦(公孙衍、苏秦)

连横:秦国与各诸侯结交,破解弱国政策(张仪)

制度更替

(1)原因: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

(2)表现: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以下犯上,秩序混乱,礼崩乐坏,改称为王

阶级变化

(1)奴隶主——新兴地主

(2)奴隶——农民(自耕农、佃农、雇佣农)

民族关系

(1)方式:

①内迁融入华夏(接受农耕、礼仪)

②被兼并融入华夏(秦穆公并国十二,遂霸西戎)

③主动认同华夏(如楚国、吴、越)

(2)特征:华夏认同,民族融合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经济)

经济发展

农业:

①农业工具:铁犁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②生产方式:铁犁牛耕

③劳作方式:小农经济、个体农耕

④耕作技术:垄作法(战国)

⑤灌溉工具:都江堰(战国秦国李冰、成都)、郑国渠(战国秦国郑国、陕西)、芍陂(春秋楚国、安徽)

⑥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地租为实物、劳役、货币)

手工业:(分工细致,工商食官瓦解,民间手工业出现)

①冶金业:铁农具推广,冶铁技术出现;

②制陶业:采用轮制技术制作陶器;

③纺织业:桑蚕业遍布黄河流域,织锦、印染、刺绣发展;

商业:

①货币:铜铸币出现(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

②城市:大梁(开封)、邯郸、咸阳、临淄、宛、陶

③商人:工商业者聚集钱财,出现许多大商人(吕不韦、子贡、管仲、范蠡)

④政策:重农抑商(战国后出现)

变法运动

春秋时期:

①齐国管仲改革:发展军备,发展工商业,“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好坏征税,承认土地私有)

②鲁国初税亩改革:“履亩而税”、“初税亩”(按亩收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战国时期:

①魏国李悝改革:“尽地力之教”、“平籴法”(发展农业,保护小农经济);制定《法经》(加强法治)

②楚国吴起变法:限制贵族权力,裁撤冗员,禁止私门请托,奖励军功

③秦国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背景:

①必要性:偏居关中,较为落后;秦献公改革无改观

②可能性:国军权力集中;法家学说;民风质朴尚武精神;三家分晋有利时机;招揽贤臣;诸侯卑秦发愤图强;

时间:BC356年

指导思想及目的:法家思想——富国强兵

内容:

①经济:

A.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经济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全秦国)

②政治:

A.废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B.废分封,行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C.建立户籍制度(什伍制),实行连坐法

③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不准私斗

④思想: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根据《法经》制定秦律

⑤社会风俗:

A.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男女别居)

B.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发展小家庭生产

(5)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6)评价:

①性质: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②进步性:

A.政治:打击并瓦解旧的血缘关系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开始;

B.经济: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强国力

C.军事: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D.司法:改变“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严惩守旧势力

③局限性:

A.重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加重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C.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D.严刑峻法与文化高压政策,导致秦的暴政,不利文化创新

E.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商品经济发展

孔老思想与百家争鸣(思想)

1.背景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根)

阶级:“士”阶层的崛起与受重视

教育:“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2.主要流派

十派、三教、九流

①十派:儒、道、法、墨、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家

②九流:除小说家其他九派

③三教:儒、释、道

(1)儒家:

①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教育家、政治家,代表奴隶制贵族阶层)

A.核心思想:“仁”、宽以待人(调节和谐人际关系)

B.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克己复礼(周礼);和为贵

C.教育思想:兴办学校,整理六经;“有教无类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