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xVIP

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浅谈湿病

?

?

R256B1672-5085(2010)02-0255-02

祖国医学认为“湿”是外感病的一种致病因素,属“六淫”之一。如冒雨涉水、居住潮湿等情况均可使湿邪侵入人体而致病,这是一种“外湿”。人体脏腑内伤,如脾失健运,湿自内生,亦可致病,这是一种“内湿”。然外感湿邪太甚可使脾阳受困,若内伤脾虚可以湿自内生,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不过外感湿邪而致病,以湿重的症状为主,兼见脾虚之象,如困倦乏力、纳差、口淡或粘腻或发甜、胸闷脘痞、腹胀或恶心欲呕、苔厚腻脉濡缓。脾虚生湿者,以脾虚症状为主,兼有湿之见症,如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肢体困重或见腹胀、肠鸣便溏或腹泻、舌淡苔薄腻、脉濡弱。上述湿病之症状,四时均可见到,以长夏霉雨季节最为多见,长江中下游一带尤为常见病证。这种湿病若用现代医学检查则很难发现器质性病变,亦难找出发病原因,往往无法得出明确诊断,因而治疗亦无从下手。然患者头昏、胸闷、身重、困倦等主观症状,确属事实,苔腻脉濡等特有的客观体征也是存在的,若按中医辨证,则为湿病。

湿病的发病机制,外感湿邪,为其外因,而脏腑内伤则为内因,外因只是发病的条件,而内因则是发病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脏腑功能健全,水液代谢正常,虽有水湿但可运化而不致病。若脏腑功能不健,水液代谢失常,即使无外湿之浸渍而湿亦可内生。

关于人体水液的代谢过程,中医认为与很多脏腑有关,经云:“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其中要以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肺主气化,输布;脾主运化,吸收;肾主温化,蒸发,并司水液之开阖,此外三焦,膀胱,大、小肠等均与水液代谢有关。若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脾失健运,肾虚不能温化以及开阖失司,或三焦,膀胱气化不利等等,皆可造成水液代谢障碍而致湿病发生。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水液代谢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心脏、肾脏、肝脏的病变,维生素的缺乏,内分泌的失调,电解质的紊乱,植物性神经功能的紊乱等等对水液代谢障碍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可以这样设想,水液代谢正常,机体组织细胞的含水量有其一定的正常生理水平。水液代谢障碍,机体细胞内外及组织间隙,含水量超过一定的比例,则可出现肌肤浮肿,若水液代谢障碍程度不重,组织细胞内外的含水量虽然超过正常生理水平,但又在出现浮肿的水平线下,所以不现浮肿症状,而现头昏、胸闷、身重、困倦、苔腻、脉濡等湿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把湿病看作一种“隐性浮肿”。犹如血液检查黄疸指数超过16个单位则巩膜皮肤出现黄疸,在6个单位以下,则属正常范围,若黄疸指数超过6个单位以上,而在16个单位以下,虽不出现黄疸症状,而实际胆红素的代谢已有障碍,亦可称之为“隐性黄疸”。湿病的情况,与此亦颇为相似。

此外还有风湿、寒湿、湿热所致的痹症、泻泄、痢疾、黄疸、痰饮、湿温等亦属湿病范畴,在此不作讨论。

关于湿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尚无特殊疗法,使用双氢克尿塞及速尿等利尿剂,并不能改善湿病的各种症状,其原因亦难解释。祖国医学治疗湿病则根据水湿分布的部位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祛湿方法,但须辨证施治。湿在头部可现头昏重如蒙,湿在上焦症见胸闷,湿在中焦可现脘痞腹胀恶心等症,湿在下焦可致淋浊、滞下或下痢脓血;湿在肢体可致肢体困重倦怠;湿在肌肤可使肌肤麻木不仁。依据上、中、下三焦部位的不同,祛湿方法则有化湿、燥湿、利湿的区别。同一湿病其治疗方法何以有如此之分?试举一例,可以形象化地理解其意。譬如三层楼房,其一层楼有潮湿,可以在周围挖沟渠以利水,如用猪芩、茯芩、泽泻、车前等利水之剂,谓之“利湿”;三层楼有潮湿可开天窗,以宣气“化湿”,如用杏仁之类宣气化湿,若湿蕴日久产生秽浊之气可用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若二层楼有潮湿,上不能开天窗,下不能挖沟渠,既不能宣,又不能利,只能使用石灰、木炭等干燥物品以吸收潮湿,如用苍术、半夏以“燥湿”。所谓渗湿,实际与利湿相同,只不过湿之程度较轻,无须利水太过,只须清淡之品,缓慢渗透可祛湿。若湿邪弥散三焦,则可三法同用,如三仁汤中的杏仁宣气化上焦之湿,蔻仁香燥化中焦之湿,苡仁淡渗,利下焦之湿,此其例也。

另外,若为脾虚生湿,则用白术健脾利湿,若湿邪夹有风邪,风湿并存,可用风药,如防风之类,此因风能胜湿之故也。中医对于湿病的治疗,若能辨证确切,施治恰当,往往能获满意效果。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