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公共治理下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探析
?
?
?
?
?
??
?
?
?
陈湘林
[摘要]公共治理理论作为目前政治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前沿理论之一,公共治理模式是弥补以往政府行政管理的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当前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选择什么样的社会治理模式,而公共治理模式对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路径选择,应将公共治理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采取合理、合法的措施,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词]公共治理;和谐社会;路径选择
D616:A:1672-8653(2011)08-0040-03
公共治理理论作为目前政治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前沿理论之一,它的兴起发展对世界各国政府行政管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公共治理模式是弥补了以往政府行政管理缺陷的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公共治理理论传入中国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逐渐由理论进入实践之中,对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选择什么样的社会治理模式,而公共治理模式对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路径选择,应将公共治理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采取合理、合法的措施,构建和谐社会。
一、公共治理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共治理理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西方国家和一些国际性组织中兴起的,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1、公共治理的基本内涵
“治理”可以追溯到古拉丁语和希腊语中的“操舵”,原意是控制、指导或操纵。“治理”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由于学术界和政界存在着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故对其定义也是不同的。尽管这样,但是从广义上来看,治理是各机构团体管理其内部事务的各种方式的总称,它可以使其之间的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不断持续进行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它包括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和有效性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但将其置于公共行政之下,也就是公共治理,其内涵是:包括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在内的多个相互依赖的主体,通过合作协调而不是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共同的目的,进而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这里可以看出公共治理的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合作。政府的角色不是划桨而是掌舵,不是控制而是协调。[1]
2、公共治理的特征
公共治理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相比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是公共治理主体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转变。在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之下,政府是唯一主体。但在公共治理看来,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市场和公民社会相关的机构团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已不是原有的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的关系。它们共同应对着不同的治理客体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多元化的公共行为共同承担起公共事物管理的责任。[2]
二是公共治理由集权式向民主式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一味强调权利的集中,自上而下的服从管理的行为,这有它的积极意义,但也产生了不可调和的诸多的矛盾。而公共治理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多元化的公共治理更多的则是关注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中的主体是如何的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之中的。这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化的供给,进而实现社会的民主进程。
三是公共治理由行政强制向自愿平等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强调管理手段的国家性,主要采用行政强制手段,这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行政管理效果,但是也埋下了潜在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而现在的公共治理则是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强调彼此之间的自愿平等协作。可以看出,公共治理不再是一种政府统治的手段,而是代表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多元化管理模式。[3]
四是公共治理由政府和利益集团利益向公共利益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追逐政府利益和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利益,对于公共利益则很少的去关注。公共治理是要实现善治,也就是更多的追求公共利益。治理的目标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的增进公共利益。[4]
二、公共治理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制约
政府作为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其所具有的职能是其它任何机构都不具备的。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政府选择什么样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当今形势之下,唯有公共治理才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但是在公共治理之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其瓶颈制约因素。
1、政府行政职能的强化,干涉过多
政府行政职能的强化,干涉过多是由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中政府作为单一的主体,包办一切所造成的。一直以来,政府都是公共行政管理的唯一主体,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事务一直都由政府来管理,在这中间扮演着多重角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管理包办的越来越多,政府行政职能不断的强化,且日益的膨胀,对经济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