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VIP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下表为科举时代历朝录取进士数统计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朝代

录取进士总数

总年数

年平均录取进士数

唐代

6546

289

23

北宋

18523

167

111

南宋

23649

152

155

1136

97

12

24480

276

89

26747

267

100

合计

101079

1248

81

A.唐代进士的社会感召力极其微弱 B.宋代选官途径比较单一

C.明代八股取士制约了进士录取率 D.清代进士录取相对宽松

2.公元809年,唐宪宗下敕:唐朝疆域辽阔,导致御史台无法及时发现一些偏远地区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遂委托转运使、度支使以及巡院负责对偏远地方展开巡察活动,发现地方上有违反榷盐管理制度及不切实履行中央政策文件的及时向御史台反馈情况。这(???)

A.有助于提高监察效能 B.缩小了监察机构的权限

C.使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D.进一步分散了宰相权力

3.图1所示为某学者对唐代身世可考的近400名宰相的社会出身的分类统计情况,图2所示为按照入仕方式对宰相进行的分类统计情况。据图可推知,唐代(???)

①科举受到社会上层的重视????②社会阶层的流动受到阻碍

③选官标准仍包括家世门第????④统治者好恶决定宰相升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表汉代入仕士人家庭仕宦背景列表(部分)表中所述表明汉代(???)

A.士人政治地位提高 B.朝廷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C.政府用人范围扩大 D.崇尚文化的氛围较浓厚

5.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这一活动(???)

A.改变了原有的选官标准 B.表明完备的考课制度形成

C.有利于集权趋势的加强 D.实现了上计制度的法律化

6.有学者指出,明清两代共有62%的进士来自三代以内有利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37%的进士则来自祖上家庭背景很低或者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这反映出(???)

A.科举选官标准和形式的改变 B.科举改变了社会阶层的构成

C.科举取士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D.贵族官僚所占比例持续下降

7.宋代科举试策频频以三国故事命题,并聚焦于战争方略、边疆防御等议题。在战争方略议题上;强调“其术如何”;在边疆防御议题上,关注“形势何据”。这种试策命题方式意在(????)

A.涵养尚武精神 B.完善科举程序 C.弘扬传统文化 D.选拔实用人才

8.秦统一以前,赐爵与授官是统一的,为官必须有爵,“斩首一级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但在统一后任命官吏不再以有无爵位为条件,不少大臣如丞相王绾、隗状、冯去疾等不仅无爵,就连军功也没有。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 B.完善了官僚体制

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D.激化了君相矛盾

9.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据此可知,这一考核办法有利于(???)

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B.打破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选拔中央官员提供依据

10.钱穆先生指出:“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当时的学术文化,可谓莫不寄存于门第之中,由于门第之护持而传习不断,亦因门第之培育而有生长有发展。”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政治的完善B.选官制度的变化 C.社会流动的加强 D.宗法观念的弱化

11.魏晋时期对于掌管辖区内人才选举事务的官员的任职要求是:(1)上品人;(2)德高望重;(3)必须是本地人。对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提高了寒门庶族地主的权势 B.奉行“以吏为师”

C.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D.分常科和特科

12.《旧唐书·韦思谦传》载:“玄宗悉召新除(新担任)县令至殿庭,试理人策,惟韦济词理第一、擢为醴泉令,余二百人不第,且令之官,四十五人放归学问。又敕京官五品以上外官刺史,各举县令一人,视其政善恶,为举者罚。”该记载可能涉及唐代的(???)

A.科举选官 B.官员考核 C.教化百官 D.官员监察

13.“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里去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这一制度(???)

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②以考核的结果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

③杜绝了地方官员弄虚作假谎报政绩????④有利于加强中央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