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素养解读

时空观念:了解先秦至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历程。

史料实证:通过材料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历史解释: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及特点。

唯物史观:认识政治制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

知识梳理

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朝——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以世袭制打破禅让政治传统。

(2)商朝——内外服制: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

内容

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特征

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2.秦朝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三公九卿制

丞相

百官之长,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

太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

御史大夫

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

九卿

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

(3)郡县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4)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3.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①两汉

汉承秦制

中央行政制度仍是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汉武帝时期

设立中朝,中枢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

西汉晚期

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东汉时期

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②隋唐:三省六部制

内容

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特点

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意义

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③宋朝: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又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分割宰相的权力。

④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⑤明朝: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秦汉以来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废宰相后设立内阁,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地方行政制度

朝代

地方行政制度

两汉时期

汉朝沿袭秦的郡、县二级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

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宋朝

分为州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朝

实行行省制,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明朝

明初废行中书省,其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清朝

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习题巩固

1.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规定了一系列礼仪与文书制度,如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等。这反映出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裁

C皇帝独尊

D中央集权

2.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以铭文的方式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字数比商代有了明显的增加,也有一些青铜器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这反映出西周

A.青铜工艺水平提高

B.书法艺术日益成熟

C.宗法礼仪渐趋崩解

D,文化传承意识增强

3从秦朝开始,与皇帝有血缘关系的人都有了专用称呼,如皇帝的父母称太上皇和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妻称皇后,妾称妃、嫔、贵人等,子称皇子、皇太子,女称公主,女婿称驸马等。这些专用称谓实际上是为了突出

A.皇位世袭

B.皇族独尊

C,皇权至上

D,贵族世袭

4.雍正五年的一道谕旨中说:向来云贵川广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这表明清政府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主要原因是

A.云贵川广地区过于落后

B.平定三藩之乱的需要

C,土司制度造成云贵等地区社会混乱

D.加强对云贵川广地区的管辖

5.明成祖时,皇帝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这些翰林学士常和六部主管官员开联席会议审议国事,他们逐渐左右了外廷的六部。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朝的内阁()

A.成为六部的上司机构

B拥有宰相的职能

C.成为正式的决策机构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