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研究综述.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生态扶贫研究综述

?

?

孙梓淳

摘要:生态扶贫的各类研究主要从目标定位、产业选择、扶贫方式及特点等视角对生态扶贫作出定义,即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同步进行,生态恢复与脱贫攻坚相互协调。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为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口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态建设相关工作岗位和财政补贴收入,确保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口抓住生态保护的机会,长期稳定脱贫,在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实行异地搬迁扶贫。

关键词:生态扶贫;生态建设;扶贫开发

:1004-7026(2020)04-0045-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

1?生态扶贫定义

近年来,各类研究从不同视角为生态扶贫的概念作出了界定[1]。沈斌华(1999)认为生态扶贫应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林业、草业、药材业和产沙业),是贫困地区脱贫的必由之路。罗侠等(2002)在《人民日报》“新词新概念”专栏对生态扶贫作出了定义,提出应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扶贫一词作出了最早的定义。杨文举(2002)提出生态扶贫是在既定资源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发展当地生态产业,使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将生态扶贫中生态的相关工作局限为生态建设,且将扶贫开发作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二目标。沈茂英(2016)在定义生态扶贫时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为“生态建设项目实施”,体现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融合性,并将生态扶贫的出发点扩展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突破了对生态环境恶劣的单一预设。陈甲等(2017)[2]在研究中强调了生态扶贫使贫困人口可持续性收入提升和贫困地区生态优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总体来看,对生态扶贫的各类研究主要从目标定位、产业选择、扶贫方式及特点等视角对生态扶贫作出定义,总结起来就是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同步进行,生态恢复与脱贫攻坚相互协调。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为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口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态建设相关工作岗位和财政补贴收入,确保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口抓住生态保护的机会,长期稳定脱贫,在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实行异地搬迁扶贫[3]。

2?生态补偿相关研究

生态补偿主要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生态资源已经破坏后受损失的个体进行经济赔偿,二是对因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而付出了机会成本的个体进行补偿或奖励。

郭平等(2015)对近年来国外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指出,国外对于生态补偿的概念多是生态环境服务付费或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管理者或提供者提供补偿。其特点主要是公共补偿、限额交易、自愿补偿、征收环境税费、生态产品认证、生态旅游、信托与捐赠等,研究中多采用旅行费用法(Clawson,1959)、意愿调查法(Davis,1963)、替代市场法(和爱军,2002)、机会成本法(W.nscher,2007)、实际市场法(Cervigni,1995)、功能评估法(Daily,1997)、最优化统计法(Curtis,2004)等评价方法。总体上讲,国外的生态补偿理论更强调对生态产品提供者补偿的公平性、评估方法多样性、补偿标准非标准化,突出对人的补偿。

李青等(2015)通过对国内近年来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指出,国内生态补偿这一概念源于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界,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后内涵日益丰富。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引入社会经济领域,作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刺激手段,国家生态保护的主体是政府。王立安等(2009)从补偿政策研究出发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林业、自然资源、流域补偿等,政策建议则主要有生态环境补偿费政策、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政策、天然林保护政策、退牧还草政策、矿产资源补偿税费政策、生态移民政策、三江源保护工程、流域治理与水土保持政策等。

相比于国外,国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的研究,如概念、机制、必要性、立法等,对生态补偿的评价体系、损失评估、模型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利益相关者权责不明晰、利益时空分配不均衡、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模式范围标准方式单一,模式分析不足、立法研究不足、定量研究较少。

3?缓解贫困相关研究

林乘东(1997)[4]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差距便逐步扩大,贫困问题也逐步开始受到国家和学界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将缓解贫困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国内对于貧困问题的研究便随着扶贫开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日渐丰富。

纵观国内外现有的对缓解贫困的研究,主要有增长优先战略、增长与再分配同步进行战略、发展援助战略、社会福利方案四种反

文档评论(0)

177****79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