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教育状况比较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ocxVIP

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教育状况比较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教育状况比较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

?

丁皓杰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共性与特性,有以下发现:在家庭教育方面,留守儿童群体的亲子沟通不足,流动儿童群体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学校教育方面,留守儿童能够有机会接触到现代化教学设备,但师资力量仍显弱势,流动儿童入学需求持续增长,但基于户籍制度的入学和转学政策依旧是其在城市地区接受教育的巨大障碍;关于社会教育,留守儿童缺少各项公共教育资源,而流动儿童对其的利用度也不高,同时在融入城市社区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本研究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个案辅导与小组工作结合、生命教育课堂、社区体验式活动三种介入形式,以期对上述两个群体提供协助。

关键词: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社会工作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与日俱增,农村家庭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留守家庭和流动家庭是其典型代表。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7岁留守儿童数量为6972.75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1。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不断增长,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规模为2.471亿人,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17.9%,其中流动儿童达到3581万人2。

人口的迁移意味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变更,职业种类、收入来源、居住环境等基础性生活要素都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会综合这一过程中的风险性和支持性要素作出回应,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状况、家庭关系、生活预期等社会性及心理性要素都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子女作为家庭的后继力量,对家庭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对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研究成果不在少数,但仍然存在很多学术空白。本文基于重庆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学校数据来源,尝试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希望能对以上群体的发展提供协助。

本文所用资料来源于笔者在2017年5月在重庆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面向小学3年级到初中3年级的在校学生群体,抽取423名的留守儿童以及515名流动儿童,同时对25名儿童及其家长和老师进行访谈,为本次研究补充必要的质性资料。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关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成果颇丰。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其能获取的教育资源有限,资源质量也有待提升。研究发现,由于家庭结构变化而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成为阻碍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一大阻碍因素3。亲子分离给留守儿童教育带来众多负面影响,父母外出务工时间长度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成负相关关系4,其中母亲的外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负面影响更大5。学校教育方面,学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相差2个百分点,高中净入学率低于全國水平20个百分点6。此外,家校沟通缺乏渠道,道德教育也存在严重缺失7。关于社会教育,农村地区由于信息阻隔,公共教育资源缺乏,留守儿童能够参与的社区教育活动十分有限8。

关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由于工作繁忙,流动家庭常常缺乏亲子沟通,父母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状态知之甚少,即使有所了解,也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9。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性,进入城市学校的入学、转学手续复杂,加之学校缺乏对流动儿童教育背景、成绩水平和教育需求等信息的了解,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10。关于社会教育领域,由于流动儿童的外来性,在居住地社区的融入度不高,因此很少能参与到当地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在城市地区仍然有很多市民对流动儿童存在歧视,流动儿童“被边缘化”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11。

以上学者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受教育状况的研究成果展现出人口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和需求,具备重要参考价值,但仍然存在很多局限。一方面,只关注到教育领域中的某一方面,没有看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虽然明确了不同主体的资源和责任,但缺乏切实可操作的介入方式,实践操作领域涉及的内容较少。本文将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结合重庆市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实际状况,借鉴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以期提供相关建议。

三、比较部分

(一)家庭教育

1.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先导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能够为个体成长提供重要支持。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根据留守儿童监护人类型,目前我国留守家庭可以分为4类:隔代教育家庭、亲朋教育家庭、寄宿教育家庭,以及同辈或自我教育家庭12。虽然由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关系不同而导致家庭和社会关系存在差异,但代际之间的空间隔离都最终指向了同一个问题。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留守家庭的亲子沟通十分匮

文档评论(0)

138****42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