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
浅析《尚书·多士》中周公的说话艺术
?
?
?
?
?
??
?
?
?
摘要:《尚书·多士》是周公代替周成王向未臣服于周并参与了三监之乱的殷士发布的一篇诰令。该诰令产生于内忧外患的周初政时局,对安抚殷遗民和维护周统治下的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尚书·多士》的内容进行分析,便可知周公说话艺术的精妙之处。
关键词:多士,周公,社会背景,说话艺术
目前,《尚书》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在这些版本中,《多士》的争议比较大。首先是对它的编排顺序,现在我们看到的编排中一般是《多士》排在《多方》之前,但早有学者怀疑,认为《多方》应该排在《多士》的前面。顾炎武说:“《多方》当在《多士》之前,金人倒其篇第耳。”1其次,在有些《尚书》的版本中直接去掉了《多士》这一篇,如袁堂欣,谢志强主编的《尚书(中华国学经典)》。《尚书》成书较早,一直以来被奉为儒家经典,在汉以后的成书中引用较多,但对《多士》的研究和发现相对没有其他篇章多,特别是对其中周公的说话艺术没有得到根本的重视。而周公之所以能在敌多周寡,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稳定周朝的局势,辅佐周成王平定天下,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周公能言善辩的说话艺术。另外,在后世的思想中,一般将“贤人”置于对治国安邦比较重要的位置,如儒家的“亲君子,远小人”,墨家的“尚贤”,都是强调国家的统治者要重视“贤人”,而对于统治者的说话艺术却鲜有论及。因此,结合《尚书·多士》的背景和内容浅析周公的说话艺术,对于我们今人更全面的研究周公治国理政的方法和古代政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尚书·多士》出现的背景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克商,结束了商朝暗无天日的暴政。在推翻商朝统治后,周武王并未对商朝旧臣赶尽杀绝,而是将东边的领地封给了商的旧臣,武庚禄父,以殷治殷,同时将自己的兄弟管、蔡、霍分在东方邶、鄘、卫三国以监殷民,称为“三监”。周灭商的第二年,武王突发疾病而未能痊愈。驾崩后,太子诵被立为君主,史称周成王。即位之初,成王年幼,而天下并未平定。周族作为小邦,人数只有六七万,要统治人力物力及文化水平都处于上风的商王朝,绝非易事。面对这样的局势,“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2但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当中,周公排在管叔之后,因此周公摄政,引起,管叔、蔡叔等极大不满。依据兄终弟及的继承制,武王死后当由管叔代王而非周公。《尚书·金滕》记载:“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孺子。’”于是,掌管着领土以东兵力的管、蔡、霍三叔以管叔为首发动了“三监之乱”,而武庚随之响应,起而叛周。周公奉命东征殷,平定了这场叛乱。平定叛乱后,周公对这些殷遗士,并不是赶尽杀绝,而是对有德之人委以重用。《史记·鲁周公世家》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馀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但是对于参与武庚之叛,不表臣服,道德低下的殷士,一律不予任用,并迁往洛邑。《多士》这篇诰令就是作于克商第七年,周公摄政第五年,以抚慰不表臣服的殷遗士迁往洛邑。
周公的说话艺术
天下初定,周族人少,而殷人多;成王年少,“三监之乱”又起。面对局势动荡,内部分裂的情况,先稳定局势,将殷遗民迁往洛邑是当务之急。于是,周公发布诰令,以抚慰殷遗民,使其愿意配合迁往洛邑。对该诰令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它充分体现了周公的说话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以“理”服人,逻辑严密
“理”即大众普遍认可的公理,是听众从逻辑上接受讲话者内容的前提条件。如果不符合大众所普遍认可的公理,那么讲话者说再多也无法打动听众。因此,诰令中周朝代替商朝执政的理由是殷人可以接受的逻辑,是晓之以理的。周公列举了成汤革夏的例子,“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向于时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辞。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3夏不听取上帝的教导,放肆游乐,因此上帝就命令你们的祖先汤代替夏桀来统治四方。如果说殷人可以认同他们的祖先汤建立商朝取代夏朝,那么殷人现在就应该也可以认同周朝取代商朝的合理性,因为支撑统治者更替的逻辑和根据是一致的,即夏、商在后期有背于天命,放纵自身,已经无法承担大命,所以这个担子要由周人接过来。另外,从本文的“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4中可以论证殷人是敬畏天命的。周公用殷人所信奉的逻辑来说服他们,可以在《尚书·汤誓》中找到证据,“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这是对天命和上帝的一种敬畏。《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因此,周族代替殷人统治是顺从了天命,“天命不可违”是殷人所认可的逻辑。
以“德”配天,加强论证
除了说明现在周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天命为依据以外,周公还多次声明了德的重要性。列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