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沟林业局森林生态修复工程成效监测与分析.docxVIP

湾沟林业局森林生态修复工程成效监测与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湾沟林业局森林生态修复工程成效监测与分析

?

?

宋全武朱冶明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生态修复区域的自然概况、生态现状;森林生态修复原则、技术措施;生态修复以后对比分析以及产生的三大效益。

关键词:生态修复成效分析

森林生态修复是按照“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森林生态演替理论,通过补植、抚育、改造培育等一系列人工干预措施,使受损害的森林生态系统加速正向演替进程,尽快恢复到生态功能强、树种结构优、系统稳定、综合效益好的长白山地带性顶级群落。

1自然概况

1.1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湾沟林业局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林区,属头道松花江流域。全局分布呈西南高,东北低不规则菱形。境内群山起伏,地形復杂,为明显中低山区。最高海拔1313m,最低海拔380m,平均海拔700m,海拔和地形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为4.4°C左右,全年日照时数在2200h左右,积温不到2000°C,无霜期100—120d,年降水量在1100mm左右,且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1.2土壤与森林分布

由于受海拔和地形的影响,土壤和植被分布因地而异,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多为棕色森林土,主要生长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和谷地为暗棕色森林土,主要生长以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常见的乔木树种有:红松、云杉、冷衫、落叶松、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椴树、柞树等。常见的下木有:榛子、刺五加、胡枝子、卫矛、山梅花等。藤本植物主要有山葡萄、五味子、猕猴桃等。

2湾沟林业局的生态状况

湾沟林业局在90年代曾经补植过300万株红松。然而在郁闭度大的阔叶林内,由于光照不足,有些小班内10年生红松高度仅能达到1-1.5米,有些20年以上的红松尽管高度已达到3、4米,但是明显处于被压状态。原始顶级群落针阔混交森林残破不全,大量的原始森林退化为次生林,致使森林质量下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森林向长白山地带性顶极群落-阔叶红松林演替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问题:

2.1森林质量低下。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洪涝灾害、病虫害、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灾害事故频发。

2.2林分生长量低。林分每公顷年均生长量仅为3.3立方米,低于吉林森工集团每公顷3.83立方米平均水平。

2.3龄组结构不合理。中幼龄林面积比重大、占62.65%,成过熟林面积比重小、仅占10.21%。

2.4林分郁闭度大的林分多,影响林下幼苗幼树更新。郁闭度0.7及以上林分占83.7%,林下红松等主要树种光照条件不足,生长受限、影响森林演替和更新。

2.5树种结构不合理。主要树种红松蓄积比重仅占4.85%,由于缺少红松种源,靠自然演替是很难恢复到长白山地带性顶级群落的,有必要采取人工补植红松等技术措施进行生态修复。

3森林生态修复原则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3.1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原则

3.1.1生态性原则

森林生态系统是通过人工措施修复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重现系统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

3.1.2经济性原则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长期性,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一定风险性。修复工程是一项高投入、长周期的工程,必须考虑经济收益,确保对生态修复项目的长期支持。

3.1.3社会性原则

强化公众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必要性的认识程度,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爱护森林,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采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生态技术措施,是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社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3.2森林生态修复工程采取的技术措施

红松和胡桃楸是我们的乡土树种,经济效益巨大,这两个树种除其生态价值、工业价值和园林价值外,其果实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非常可观。特别是红松,从世界范围看,也主要是分布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一带,其珍稀性可见一斑。为此湾沟林业局在森林生态修复工程中,把补植补造红松、胡桃楸同抚育改造结合起来,其目的就是增加林内珍贵树种比例,并通过抚育促进林木生长。通过在林窗、林隙下补植红松、胡桃楸,结合必要的抚育措施,就能加速现有林分向阔叶红松林恢复。

根据湾沟林业局森林资源特点,结合天保工程有关政策和规定,生态修复对象应重点选择阔叶林,主要采用中幼龄林抚育、补植补造、改造培育等技术措施,调整林分结构,加速现有林分向长白山地带性顶极群落-阔叶红松异龄复层混交林演替。

4森林生态修复成效对比与分析

数据采集分别就树种组成、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公顷蓄积生长量、林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加权平均求其平均值。

4.1优势树种(组)对比与分析

表1标准地调查因子表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对密度过大、结构不良、林分质量差、生态功能低下的林分进行抚育,人为干预,重点调整林分结构,为珍贵树种创造良好生长环境,促进林分向针阔混交林演替。优化了优良木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恢复长白山区气候顶极群落。

文档评论(0)

浅唱愁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