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小正》版本的收藏价值.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浅谈《夏小正》版本的收藏价值

?

?

?

?

?

??

?

?

?

马骋/文

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事历书《夏小正》,原为《大戴礼记》中第四十七篇,相传为夏代时期的农历。体例分经文和传文两部分,依照各月次序,每条先列经文于前,再附传文于后。

最早对《夏小正》进行研究的是孔子。《史记·夏本纪》载:“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按照春秋公羊学派的说法,孔子行夏时制与《春秋》经中蕴含的“以史实说法”的微言大义有关。

东周时期,鲁国的历代修史官编修了一部鲁国国史《鲁春秋》,孔子在此基础上修订而成儒家经典《春秋》,但过于简略,不像一本正经详于纪事的史书,因此又先后出现了解读经文的《春秋》三传,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与著名的《左传》注重史实的传文不同的是,《公羊传》的传文注重阐释《春秋》经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清人皮锡瑞在《经学通论》中这样解释:“《春秋》有大义,有微言。所谓大义者,讨诛乱贼以戒后世是也;所谓微言者,改立法制以致太平是也。”但《春秋》中蕴含的微言却十分隐晦难明,因此揭示讲解这些精微之处所深藏的微言就成了《公羊传》的宗旨。

公羊家认为,孔子所改之制寓于《春秋》之中,称为“春秋制”,而不是周代之制,也非鲁国之制,而是孔子所改之新制,其中包括夏时制、郊制、大一统制等等。

在古代,新王登位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就是确定时制,这是因为古代时制关系到农业生产,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同时确立时制也意味着确立了新的统治秩序。今人刘尚慈在《春秋公羊译注》中注:“帝王易代,莫不改正朔,如夏朝建寅,以孟春月为正月;殷朝建丑,以冬季月为正月;周朝建子,以仲冬月为正月。”周代以建子之月为岁首,即以十一月为正月(公历12月);而夏代以建寅为正月(公历2月),比周历合理,利于农业生产。因此《春秋》在所书元年春王正月中的正月非周王之正月,而为孔子所改夏时制之正月,并用非常隐晦曲折的方式暗示出来。如“隐公七年”,《春秋》经文书:“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再如“庄公六年”,经文曰:“六年,春,周历三月,王人子突援救魏国”。这样的表达方式在《春秋》中有多处。今人蒋庆在《公羊学引论》中解释:若《春秋》纯为记事之书,只可书“王正月”,不可书“王三月”,用正月系王表明王道一统之义,以三月系王无任何意义。此处书“王三月”虽是周之三月,但其所借以明之义即是夏之正月。《春秋》用书“王三月”的方法来暗示改周时行夏时之意,故清人何休明言:“三月,夏之正月也”。

孔子为何要用如此“春秋笔法”来行改制,这是因为古代只有帝王才能改制,而孔子作为一介布衣为后世改制立法是僭越行为,因此公羊家有孔子为王说,因为新时制即为新王登位所确定的时制。但是孔子为王是从孔子的人格上来说明王道王义,即儒家所推崇的“内圣外王”。至于孔子所改夏时之制,清人刘逢逯认为存于《大戴礼记·夏小正》中。

《大戴礼记》由西汉时期的礼学名家戴德所编,共有八十五篇,其中第四十七篇为《夏小正》;戴德的侄子戴圣也是当时的礼学名家,同样选编了一本《礼记》,称为《小戴礼记》,共有四十九篇。东汉后期的学者郑玄给《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释,从而逐渐比较广泛地为人传习;

而《大戴礼记》却命运不济,很少有人传习研读,虽然北周学者卢辩也为其作了注解,但到了唐代仍然佚失了四十六篇。在至今留存的三十九篇中,《夏小正》虽然有幸得以保存,但仍然散佚了不少。现存的《夏小正》为宋代傅嵩卿著《夏小正传》,他把当时所藏的两个版本《夏小正》的文稿汇集而成,却将经文与传文(以自己的文字解释)在篇章中混集而没有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夏小正传》中不尽是原来之全部篇章,加之书中文辞晦涩,古奥难懂,秦汉以来文字又从篆体演变为隶书,因此明清两代为《夏小正》作注者不少于四十多家。尤其在清代,朴学兴起,学者或为之注音、或训诂考证,各有所创见,留下不少版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特约编审、《夏小正》研究专家陈奇猷先生辑集的14种《夏小正》版本在2007年被拍出。这些版本包括《夏小正经传考释》、《夏小正疏义》、《夏小正集说》、《庐戴原本夏小正》、《夏小正通释》、《夏小正集解》、《夏小正经传异文》、《夏小正辑注》等。

笔者收藏清人孙星衍于嘉庆戊午年(1798)六月刊刻《夏小正》(图1,以下简称“孙本”)。该本序言道:“傅本(傅嵩卿著《夏小正传》——笔者注)今刊在通志堂经解中,序称所见有关澮本,有集贤大戴礼版本,今有明沈泰校大戴礼刊本,前有宋韩元吉序,与傅引集贤本大略无异……王应麟玉海所载经文亦有脱误,其它若朱文公仪礼集传本,金履祥通鉴前编本皆在傅本、韩本之后,亦无殊异。近世有五礼通考、卢氏见会、毕氏沅刊本。”这段序言提到了几个比较知名的版本,如朱熹的《礼仪集传通解》卷二十六《王朝礼三之上》中

文档评论(0)

15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