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真理论及其活的灵魂.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实践真理论及其活的灵魂

?

?

孙绍振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选入了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表面上是议论文,难度并不太大,但是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立人的意义,当为语文教學的最高宗旨,至今尚未得到一线教师真正的理解。学术刊物上的解读文章寥寥无几,网上的说课、教案实际上是将其当作一般议论文。不少解读和教学设计不约而同地从形式逻辑出发,把教学重点放在论点的“论证”上,完全没有意识到该文所在单元乃是真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辩证逻辑的具体分析。这一单元的教读课文是这样编排的: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恩格斯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这一单元具有明显的系统性。恩格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雄人物出现的偶然性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而是必然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原理,用到中国来,只是行动的普遍性指南,不是教条。它必须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性相结合,特殊性是对普遍性的丰富和深化。教条主义者生搬硬套,自命为“钦差大臣”,好像拿到了圣旨,对中国革命瞎指挥,导致革命损失重大。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当然是要学习的,但光凭“本本”,脱离革命实践,是“最危险的”,有的还成了“叛徒”。照搬经典“本本”却犯了错误,那么比“本本”丰厚的正确思想应从何而来呢?毛泽东的回答是,正确思想,也就是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实践中来的。在三十多年后,《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把反对教条主义提升到了真理论、方法论的哲学高度。又过了十多年,《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历史转折重大关头,对这一思想的及时发挥,成为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号角,实践真理论成为我们的立国之本。

阅读这样的文章,最高目标不仅仅在于重温党的思想建设历史,亦不在于记诵其中的原理、警句,更重要的是让新一代从中学习其立场、观念和方法。立场是中国主体立场,观念是实践真理论,方法是对一切问题具体分析。作为课文,这是经典中之经典。落实到议论文,是辩证法的具体分析。这一方法不但是新时期立国之本,而且是青少年立命立魂之本。在面临西方纷至沓来的教育思潮时,我们亦当以此为准则,开放、批判地吸收,总结基础教育改革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建构中国教育思想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具有重新启蒙的划时代意义。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体现着实践真理论和辩证分析的最高境界。很可惜的是,这一切没有得到充分透彻的理解。

一线教师大抵停留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不约而同地称本文、本单元、本册的教学“重点是论证方法”。他们心目中的“论证”就是根据论点,选择与之相一致的论据。论据分为事例和事理,比较聪明的教师把重点放在“从事理上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这里包含着两个关键:第一,“事理”;第二,“层层深入”。怎么实现这两个步骤呢?几乎所有的教案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分析”。其中一则这样说:“从论证结构看,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但是,教案中的分析在具体操作时却成了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段落大意(自然段落或组合段落),然后将其联结起来。这明显既未分析,亦没有层次可言。有些教师似乎不满意,乃将“分析问题”归结为“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着眼。这应该没错,但读者期待的是怎么分析,下文却是“论述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这就把“分析”变成了“论述”。这说明教案的编写者并不明确:第一,分析和论述的差异;第二,分析论述和论证的关系。

论证是先有论点(命题),然后选择与之相应的事例事理,在局部的论述上,是有道理的,是必要的,与论点不合,就无法论述。而严格说来,其功能并不是论证,充其量只是说明。论证最起码的要求是全面性,而选择事例、事理,本身隐含着:第一,选择与论点一致的事例和事理,就意味着排除与之不相符的事例和事理,肯定是不全面的;第二,段落大意的联结、延续,只能是单层次的平面滑行,而层次,顾名思义,不是平面的,是深化的进程。至今教科书上关于议论文的理论仍然停留在形式逻辑上,依据这样的理论,很难真正理解文章的世界观(宇宙观)和方法论高度。

从世界观来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一切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分析的对象,就是矛盾。从方法论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分析。一是在统一的表面揭示矛盾;二是在矛盾中揭示其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面转化。不管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还是得出结论,都以矛盾

文档评论(0)

180****0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