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之路.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探索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之路

?

?

徐雪静

摘要:只要进行科学论证并加以反复试验,数字技术进步的成果就能和普惠金融良好发展,从而构筑一个有利于农村农业、贫困群体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系统。

关键词: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之路

引言

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那些长期游离在正规金融系统之外的群体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可谓意义重大。

1.机制分析

1.1基本传导机制

根据数字普惠金融及社会保障的属性和特征,社会保障的主要参与对象为居民和社保机构,居民和社保机构又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便捷的金融服务,因此可以从这两方面展开讨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参保。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在居民部门中的持续扩散和广泛使用,居民容易享受到数字普惠金融的便捷而低成本的服务。数字普惠金融线上平台开发了代查、代缴社保的功能,居民可以很便捷地支付缴纳社保费用,降低了居民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居民的参保意愿。另外,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是居民获取金融信息的主要端口,它们拥有相当庞大的活跃用户,提升了居民对社会保障的认知与接受程度,可想而知,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参保产生了明显的助推作用。第二,数字普惠金融与社保机构业务。实际上,全国各地的社保机构与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存在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社保机构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开发了一系列的应用和小程序,不仅为社保业务做了良好的推广,而且令用户的参保投保行为变得特别便捷。数字普惠金融平台能够根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搜集投保人的信息,为社保机构风控管理提供海量的数据。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传统金融业态来说,既是竞争压力,也是效率提升的动力与机遇。数字普惠金融在社保机构的广泛运用,不仅使传统社保缴纳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推动了新型缴纳方式的持续革新,增强了对居民参保的吸引力,从而提升了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保障水平的激励效应存在结构化与区域化的差异。首先厘清结构化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包括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结构指标对社会保障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具体而言,覆盖广度代表着数字普惠金融的用户数量、用户比例以及用户绑卡情况;使用深度则反映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实际使用情况,各个细分业务的使用活跃程度;数字化程度表示获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贷款利率成本。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细分指标在反映各地级市当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方面各有差异,它们对于社会保障水平的激励效应也不尽相同。其次分析区域化差异,社会保障水平、居民参保意愿、金融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呈现东部强、中西部薄弱的明显特征。因此,现有社会保障水平、居民社保与金融意识等因素的区位差异,也会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在区域社会保障水平的溢出效应。

1.2异质性传导机制

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和有效使用,很多平台迅速绑定了大量用户,居民的金融需求、金融产品偏好容易受到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主流的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偏好宣传医疗保险,对于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值得深思的是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社会保障形式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性。医疗保险的使用频率和赔付效率最高(买药、门诊等日常医疗、大病医疗),几乎成为每个居民的生活必备,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福利水平。每每提及医疗保险始终绕不开“新农合”医疗保险,“新农合”是一款针对农村居民的福利性医保产品,我国农民对于参加“新农合”医保的积极性非常高,农民看病费用大大降低,有效缓解了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众所周知,养老保险的服务周期非常长,在职人员每年缴纳养老保险,要等到退休后才能逐年领取养老金。再加上,我国失业救助体系和市场就业机制不够完善,失业保险金往往很难覆盖失业者的日常生活费用,居民对于参加失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参保群体比较狭窄,它们的主要投保对象是那些拥有稳定工作的人员,在现实中,耕作的农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个体户等群体往往不愿意花钱去缴纳这两种保险。综上分析,不同社会保障形式具有各自的属性,医疗保险表现为广覆盖性、养老保险表现为长时滞性、失业保险表现为投保缺乏积极性,这意味着数字普惠金融对

这三类社会保障的影响效应势必存在差异,它对医疗保险的促进作用或将强于养老和失业保险。

2.鼓励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在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推广上已取得了较大进步,普惠金融正逐渐服务于被传统金融系统排斥在外的弱势群体。尽管以违规不法P2P为代表的伪普

文档评论(0)

151****0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