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事件风险评估.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校园欺凌事件风险评估

任何欺凌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有的是因为我们还不能掌握其发生的规律或科学地预测而发生,也有的是因为我们的疏忽或错误而发生,前者可谓“天灾”,后者则是“人祸”。因此必要的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化解和防范风险,正确的控制应对能使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风险识别

根据校园欺凌事件的构成条件,校园欺凌风险因素可分为风险因子、环境条件与承受体脆弱性三类。据此,借鉴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化简事件树,识别能引起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最少诱因的组合,进而对校园欺凌事件风险源进行识别。

由图—1可知,校园欺凌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欺凌者、受害者与学校管理的不当,下面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风险识别。

图8—2校园欺凌事件风险源识别注:T表示顶上事件;

M表示中间事件;X表示基本原因事件。

1.欺凌者

首先,校园欺凌事件大多数是由于欺凌者主观意愿造成的,往往伴随着校园暴力的亚文化,欺凌者认为欺凌他人是“本事”,能给自己带来威风和面子。从一份来自中央研究院和国外非营利组织联合调查的结果来看,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有明显的个人特质,如无目标、无希望的人生态度;个性上比较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不合群、自主性低又或支配性强;过于敏感与主观;自卑、消极又或是过于自信;嫉妒及报复心强;性格固执倔强;对人态度强硬。因此,常给被欺凌者起绰号,并对其谩骂、侮辱、排斥、敲诈甚至攻击。

其次是欺凌者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会在交往需要与是非善恶之间存在疑惑,在需要与人生目标之间产生矛盾,这些矛盾的激化,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障碍和校园暴力。

最后是欺凌者文化营养的失衡。我国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不是同步的,各种价值观涌入校园,暴力文化在互联网上传播再加上社会不良青年的引诱,作为世界观、人生观还在形成期的在校学生,容易受到影响。这个道德的短板在暴力文化的影响下,强化了部分学生的欺凌意识。

由此可知,加强教育引导、心理辅导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成为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及时清除上述风险源头,从而降低欺凌风险的危害。

2.受害者

校园欺凌的产生从受害者角度来看,第一是学生性格方面的弱点,有些学生性格懦弱,逆来顺受,缺乏与欺凌者之间的沟通能力,对欺凌行为选择沉默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性格孤僻,惧怕群体活动,进而对部分言语过于敏感,主观意识很强。第二是家庭的关注不够,家庭对个体个性的养成、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的规模和结构、家庭的教育培养方式、家长的人格品行和家庭经济条件等都会对个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受害学生都是被“边缘化”的群体,家长很少关注他们的生活,久而久之,受害者受帮派哥们义气的影响,进而变成欺凌者。第三是教师缺乏关爱,对于这种弱势学生,老师不主动接近,他们对老师的管理就会产生抵触对抗心理。因此,特殊群体的反欺凌教育、家校合作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都是减少校园欺凌风险甚至预防其发生的手段。

3.学校管控

学校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桥梁,频发的校园欺凌问题与学校安全监管、校园文化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安全风险隐患的产生,还应归因于校园自身的特殊性。

学校管控失灵表现在管理不当与教育不当两个方面。管理不当方面,一是没有完善的学生评价制度,唯学习论盛行;二是班级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如过分鼓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故意批评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三是预防和应急管理能力不够,很多学校没有校园欺凌风险预防的管理方案,也没有编制应急管理预案,应急管理机制、体制与法制均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四是安全管理的能力不够,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既没有基础的安防设备,辅导员配备也严重不足,心理咨询师更是稀缺。

教育不当方面,一是除了常规的理论课程,很少设置校园安全教育的课程,更别说校园欺凌专题教育了;二是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关键;三是教师管理行为的不当,如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漠视,不及时关注各类问题学生,不重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等。

由上述可知,反校园欺凌可从学校学生管理与学校反欺凌教育两个方面发力,通过硬的学生管理工作与软的反欺凌文化的影响来减少欺凌风险的转化。

(二)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主要是根据校园欺凌事件的特征,总结归纳类似事件的演化规律,依托校园欺凌风险源,制定风险源排查防范表,以期对校园安全治理提供有效指导。通过综合分析收集的118起校园欺凌典型案例来看,欺凌行为成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欺凌形式更加多元。同时各类事件基于社会化媒体传播,尤其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基于新媒体的传播扩大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影响。

1.主要形式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对2015年1—5月媒体曝光的40起校园暴力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肢体冲突”占40起校园暴力事件的70.0%,九成

文档评论(0)

mov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喜欢分享的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