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研究进展.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研究进展

?

?

黄星源

【摘要】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出现的常见的症候群,可由多种病因导致。为了让临床医务人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消化道出血病因,及时给予患者更有效治疗,本文综合查阅了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和医学实践总结,重点论述了近几年研究消化道出血的新进展,包括了消化道血管类疾病、消化道细菌感染性以及相关药物导致的消化道出血,至于临床了解已经非常全面、循证依据已经十分充足的病因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在本文不再赘述。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病因;研究进展

1引言

随着电镜技术进步,按照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可以将传统上、下消化道出血细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即十二指肠乳头以上部位出血;中消化道出血,即十二指肠乳头至回盲瓣部位出血;下消化道,包括了盲肠、结肠、直肠出血。另外,病因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消化道疾病、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药物等不同因素引起出血,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出血,例如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腹腔内肿瘤播散转移,肠系膜栓塞等[1]。同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有些患者可能不是一种病因,存在多种病因共同作用的情况。近几年来对消化道出血临床探究的不断深化,关于该病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就其最近研究的致病因素做如下综述。

2消化道血管类疾病

由于消化道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故其血管十分丰富,因此血管类疾病对消化道有很大的影响。某些消化道血管如果遭受到物理撞击或者其他原因会破裂,导致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危害患者生命。以下例举几例临床常见消化道血管类疾病。

脾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消化道血管瘤,如果受到某些原因,如胰腺炎和手术等会发生破裂,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腹腔内血流动力学会发生改变,血液会流入腹膜后、腹腔,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等症状。临床血管诊断通常使用血管造影术评估。该病如果施救不及时,死亡率达90%,若得到及时救治,有很高的治愈率。

胃左动脉假性动脉瘤会压迫脾静脉,使左侧门静脉血管压力过大,血管破裂,致使上消化道出血。该病特异性体征缺乏,多数患者鉴别诊断困难,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消化道出血病史与血管造影术,及时发现病因,及时救治,防治病情恶化。在治疗该患者时,医务人员首先应考虑如何去除血管压迫。

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是另一种导致消化道出血疾病。该病前期多无临床症状,诊断困难,有些患者因某些原因导致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而被诊断,前期要做好内镜和影像分析诊断。该病发生病理是由于在人体解剖结构上,脾静脉位于胰腺后侧,因此多数胰腺疾病,如胰腺癌、胰腺脓肿等,或血栓、压迫等因素会引发脾静脉梗阻。当脾静脉血流受阻后,会增高左侧门静脉系统的压力,严重时会形成左侧门静脉高压。此外,其他疾病导致的门静脉高压,都会使患者胃底的局部静脉床发生梗阻,血液逆流,胃黏膜下血管内的血流量增加,严重时引发该病。

肠道黏膜下小血管畸形会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畸形的血管丛在组织结构上比较脆弱,如果遭受某些刺激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易发生于盲肠和右侧结肠。临床通常未出血时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较高。这种病因导致的出血,由于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的症状,常被患者忽略,而常规检查也不易发现病因,医务人员也容易忽视,故需要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3消化道细菌感染

消化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果控制得好,一般不会引起消化道出血,比如有报

道指出,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会增加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发出血的风险,但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病史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会增加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另一项研究表明[2],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显著高于单纯性肝硬化患者,这表明,临床可通过预防感染降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该病因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通常是抗生素联合疗法,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通常使用阿莫西林或者阿奇霉素等三联或者四联疗法。

4相关药物

会引发消化道出血相关药物的包括了一些抗凝药物以及会造成患者出血的不良反应的药物。以下举几个典型药物的例子。

PPI,即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常用于抑酸,其包括口服和注射制剂。其可以有效治疗胃溃疡、胃炎、胃酸过多等。但PPI也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其抑酸的作用会破坏了胃部环境,升高胃部的PH值,抑制胃内杀菌的效果,导致消化道内细菌过度繁殖,使消化道出现损伤糜烂溃疡性出血[1]。因此,临床在使用PPI药物时,要根据医生医嘱合理用药,适当调整,避免滥用药物导致消化道出血。

抗凝药物是临床常用抗血栓形成的药物,其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达到抗血液凝固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其不良反应是使原有的溃疡出血或造成憩室和血管畸形出血,加剧消化道损伤溃疡糜烂程度,使消化道出血倾向加剧,而抗凝药物会使机体整体抗凝血功能减弱,从而引起消化道大出血。

文档评论(0)

151****35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