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

3.10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西欧城市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方式

有哪些?

2、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什么?

3、西欧城市的基本居民由哪些人组成?

;导入新课;第十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483年生于农民家庭。其叔父靠军队发迹,并最终爬上东罗马君主宝座。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的权位,正式成为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罗马民法大全》;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东征的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圣索菲亚大教堂;课堂小结;课后练习;3.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A.压力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4、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罗马民法大全》

D.《法理概要》

5、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期的对外战争

②外族势力入侵

③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7.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材料一:

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材料二:

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材料一:

除了从罗马继承了这些制度上的遗产之外,拜占庭还继承了罗马的统治思想,即重视防御和自我保存。对于拜占庭人而言,他们的国家是基督教信仰的政治实体,也就是蛮族汪洋里的文明之舟,因此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存活下来。在这样一个国家,合适的理念是深挖壕沟而不是扩张国土,是谨慎小心而不是大胆冒进……甚至在今天,“拜占庭”(Byzantine)这个词仍然是“僵化、繁琐的政治策略”的同义词。

——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百度百科》

坚持包容导向,促进交融互鉴。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要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习近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快乐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