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规划的特点分析.docx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规划的特点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规划的特点分析

?

?

刘艳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区域规划的发展,总结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规划的特点,为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域规划

TU984

1、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内涵

1.1新型城镇化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经历了曲折发展、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过程。按照诺瑟姆曲线,1998年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镇化率达30%以上,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入城,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一直持续到城镇化率达60%-70%,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1]。在此情况下,及时调整政策以适应新形势是当务之急。

十六大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明确“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大确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路径,逐步形成了新的城镇化发展思路[2]。“十二五”规划明确以新型城镇化指导城乡建设,全国各地的建设实践开始。十八大提出了新四化融合共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定调新型城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新型城镇化阶段。

1.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它不仅着眼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发展、社会体制、人居环境、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甚至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由“乡村”到“城镇”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通过协调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统筹城市、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匹配人口市民化规模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达到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区域规划的由来与新发展

2.1区域规划的由来

区域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区域的自然、社会资源和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综合考虑地区发展潜力和优势,确定经济发展方向、规模和结构,通过合理配置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住区,并安排区域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合理的区域生产和生活体系,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区域规划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为解决人口集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区域规划逐渐受到重视。我国开始区域规划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新工业基地和新工业城市的规划建设;随后《城市规划法》于1990年实施,以城镇体系规划为标志的区域规划被视为法定内容[3]。

2.2区域规划的新发展

2.2.1由以单个城镇为中心向去行政区划化发展

以往的区域规划过多的将研究视野局限于单个城镇,随着全球经济、交通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一体化成为各地区空间演化的主导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的城乡界限日益模糊,城镇密集区、都市连绵区、城乡混合区等空间形态的出现,将城镇与乡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区域规划的研究对象也从单个城镇演变为更广泛的地区,甚至是跨行政区划的城市群,如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等。

2.2.2由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许多因素处于瞬息万变之中,无法被掌控。面面俱到的区域规划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是一个处于时空复杂变化中的综合体,区域规划只能是立足于解决当前背景、当前时段主要問题的规划。

2.2.3公众参与度提高

计划经济时代,区域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属强制性的政府行为。但是这种自上而下强制性的规划大多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缺乏可操作性。新的区域规划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各种力量的协调与平衡,即在规划正式公布之前,通过公示、听证等途径,吸收政府、部门、社团、企业、群众等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从过程中寻求解决利益冲突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具有较高公众认可度的区域规划。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规划的特点分析

新型城镇化是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过度集中、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而提出,其发展初衷和内涵要求与区域规划的时代要求不谋而合。在此背景下,区域规划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3.1统筹兼顾城乡发展

新型城镇化要求努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这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的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乡村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经济的转型升级,农村地区已经实现多种生产要素的流通,传统城市以外的空间极有可能得到优先发展,从而改变由城市至乡村的单一扩散方向。区域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乡村不再是城市的依附地和牺牲品,乡村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被重新发现和理解,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依赖与制约并存、支持与竞争同在的格局[4]。因此,区域规划应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2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

文档评论(0)

132****1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