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好好诗帖》流传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张好好诗帖》流传研究

?

?

周卓然

摘要:《张好好诗帖》是唐代诗人杜牧唯一流传至今的墨迹本书法作品,兼具书法、文学与文献价值,对研究唐代书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张好好诗帖》历代流传和递藏情况错综复杂,且流传过程中的问题及疑点较多,使作品的真实情况更加扑朔迷离。

关键词:书画著录;鉴藏印;递藏

《张好好诗帖》是唐代诗人杜牧为故人张好好所作,最早收录于《樊川文集》。①此帖为唐人杜牧唯一流传至今的墨迹本书法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张好好诗帖》为唐制白麻纸书写,以硬毫笔写成,笔法劲健,文中有颇多叉笔,其书法风格传自二王一脉。从杜牧书法结体和用笔来看,深得二王精髓,有自然逸趣之感。二王书风成分复杂,具有多种面貌,但总体来说倾向于秀美一路,雄浑劲健的一面往往为人所不觉。历来研习二王的书家极易陷入秀美柔媚的风格,难以自拔,杜牧书法取二王劲健挺拔之意,丰富了二王书风的美学内涵。《张好好诗帖》为太和八年杜牧32岁时所书,因年代久远和在流传过程中的损坏,最后两句个别字已无法辨认,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好好诗帖》卷中本无作者落款,《宣和书谱》著录为唐人杜牧所书,并有宋徽宗御笔题签。历来文人、鉴赏家因其递藏顺序明确、笔力雄健,对其真伪性少有怀疑,现在学界大都认定其书出自杜牧之手,是一件流传有序的真迹,但同时也存在质疑的声音②,本文对于作品真伪问题不做详细考究,亦不再过多赘述。

1历代书画著录文献情况

书画著录文献是书画鉴定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作品在辗转流传过程中会出现某些方面不明确或难以辨识等复杂情况,书画著录往往记述着书画的流传经历及收藏流传过程中拆改、变动等内容,因此书画著录对于确定一件作品的流传递藏经历有着重要的作用。《张好好诗帖》在历代书画著录中多有记载,表1列出了历代对《张好好诗帖》进行著录的书籍与著录情况。(依成书年代先后为序)

历代书画著录文献中对《张好好诗帖》记载甚多,据表1文献所载,《张好好诗帖》自北宋徽宗时期收入宣和内府后,转经南宋贾似道,经明代项元汴、张孝思,经清代梁清标、宋牧仲,由年羹尧处进入清朝内府。卷中元代“张氏珍玩”“北燕张氏珍藏”两印历代著录均有记载,但并未明确指出两印之主,元代递藏情况尚不明朗。北宋内府,南宋贾似道,明代项元汴、张孝思,清代梁清标、宋荦、年羹尧等均有文献记载。从文献角度来看,《张好好诗帖》是一件流传有序的唐代墨迹本书法真迹。

2流传过程中的问题

《张好好诗帖》在流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疑点,如卷后题跋拆改、变动等问题,亦有作品本身的问题。

其一,董其昌题跋问题。由表1可知,《张好好诗帖》在流传的过程中应被后人替换过卷后题跋。清代以前,墨迹本原文后应仅有董其昌一人题跋。明代此帖为收藏家项元汴所有,《珊瑚网·书录》《分甘余话》《大观录》等书均记载卷后有董其昌跋文,董其昌年轻时做过项家的教师,后为项元汴的友人,董其昌应邀在卷后题跋。后收入乾隆内府时,董其昌题跋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吴郡钱佑观于西湖”“寓吴伯颜观”“大梁班惟志与仲亨子正敬思同观”“严陵汪鹏升、永嘉薛汉同观”“大德九年吾衍观”元代数人的观款。徐邦达指出现存墨迹本原文后元人观款为唐赵模集王羲之《千字文》后移入的,并在自著《古书画鉴定概论》中提道:“如唐杜牧《张好好诗帖》卷后面的元吾丘衍等题名一纸,原是在唐赵模书《千字文》卷后的,曾见明朱存理《铁网珊瑚》书品记载。”⑥其后有王家葵先生对卷后元人移款问题进行研究。王家葵根据《珊瑚网·书录》卷一“赵参军摹晋千文”条中的记录及明代《唐赵模集王羲之千字文》刻本在明末流入日本,昭和四十五年(1970)日本杂志《书品》完整刊登其图像,有力地佐证了这一观点,还进一步考证移款的时间极有可能是在宋荦卒后到年羹尧抄家之间(1714—1725)。但王家葵未提到吴升《大观录》中所记《张好好诗帖》的著录情况,我们通过“董宗伯跋卷中虽未书,已刻《戏鸿堂帖》矣,附录于尾”,可知吴升所见的《张好好诗帖》已不见董跋,但因董其昌曾将《张好好诗帖》刻入他的《戏鸿堂帖》,因此吴升依石刻或当时的拓本可知原文后确有董其昌跋文。

其二,文献记载中原文的情况。古代著录墨迹本原文的書籍有《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及《吴越所见书画录》,近现代学界较为权威的鉴定书籍有张珩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和徐邦达的《古书画鉴定概论》,他们对于墨迹本中与传世文献提到的三处讹误文字的识别有一些出入(表2)。

由表2可知,历代文献著录对于原文记载多有讹误。除《吴越所见书画录》外,其余皆与墨迹本原文有所不同。《式古堂书画汇考》与《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所载一处相同,《大观录》唯“盼盼乍垂袖”处与传世本不同。

其三,“张氏珍玩”“北燕张氏珍藏”两印归属问题。这两枚印章因无明确指向,历代著录也无记载,故无确切人选。目前学界认为有两种可能性:一

文档评论(0)

151****82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