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25 新高考情景类和史学类材料题答题技巧(解析版).pdf

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25 新高考情景类和史学类材料题答题技巧(解析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25新高考情景类和史学类材料题答题技巧(解析版)

重难点23新高考情景类和史学类材料题

【题型特点】

情景分析和史学素养类材料分析题是新高考比较侧重的新型题目.主要可以分为论证说明、情景分析

和史学素养几个类型.比较侧重信息提取、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考察,对考生知识素养、语言分

析素养和史学基本素养的要求都比较高,是考生拉开分数差距梯度的主要题型.比较容易丢分的原因包括基

本史实运用熟练度不高、语言分析精细化程度较低、图片和表格信息观察能力不足、归纳概括水平较低等.

【满分技巧】

1、培养基本的语言信息归纳能力,从简单的特点归纳题起步,强化句意、段落大意的信息归纳总结能力提

升.

2、培养图片、地图、表格数据、列表文字素材等类型材料的信息提取能力,强化特点、变化的观察寻找,

重视规律提取、特征描述能力的养成.

3、积累常规史料分析、历史解释、史学评论、史学价值等类型题目的表达素材.

4、培养核心史实和关键评价的灵活迁移运用能力.一般的新情景题都是小切口深分析的典型,虽然事件或

者素材比较具体,但是会有比较明确的时间提示,以此为切口展开背景和影响解读是得分关键.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

【论证说明】

1.(2023·海南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社会围绕之旋转的太阳”,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1939年2月,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困难”的口号,号召各根据地开展生产活动.大生产

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展开.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入荒无人烟的南泥湾,经过艰苦劳动将其改造为陕北的

好江南”.1949年,毛泽东在新政协会议开幕词中向全世界豪迈地宣告: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

自由的世界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

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20世纪60年代,一批志在治沙的林业人

进驻地处高寒、极端少雨、沙化严重的塞罕坝,经过近5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

迹.

2010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

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

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指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

1/27

第1页共27页

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25新高考情景类和史学类材料题答题技巧(解析版)

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摘编自《劳动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国近现代史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劳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起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深刻涵义.(10分)

【答案】(16分)

(1)作用:抗战时期的大生产运动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是争取抗战最后

胜利的精神力量;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和机关的工作效率;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经验.新

中国成立后,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劳动,改变了原来贫穷、落后的面貌;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涵义:政治上,结束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开辟中国历史发展新时代;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高了生产力,成为世界经

济大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中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奔向全面小康,实现了伟大飞跃;思

想上,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胜利,证明了中国人民的选择是正

确的,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国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改

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1)据材料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展开”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克服根据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dfgjf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rotel平台绘图员持证人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1月30日上传了Protel平台绘图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