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docVIP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9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为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中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后的探究实验,通过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探究的结果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质疑、求实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2、能够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

3、能够设计可行的、逻辑严谨的实验方案。

4、能够实施方案,观察结果,解释数据。

5、能够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结果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确认变量,作出假设,设计可行的,逻辑严谨的实验设计。

难点:针对实验中的无关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

①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经学习过如何确认变量,为实验的设计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②高一下半学期的学生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具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这个阶段的学生动手操作和执行能力都较强,能够积极有效的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具体对策

学生对实验中变量的控制有可能考虑不严谨,在实验开始之前通过师生讨论,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

三、教法学法

实验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师位于引导者、服务者的位置,给学生提

供一个自主探究的平台,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课题,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

案。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体验探究性学习的魅力,我们设置的探究实验过程高度复原科研历程,分为:提出问题;开题答辩;实验实施;结题汇报。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完成了“提出问题”和“开题答辩”这两个环节,并

且评选出而三个课题:1.树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么?2.环境温度对

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影响。3.土壤深度与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关系。这三个课题的小组在课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实验,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探究,今天就请各个小组的代表为我们展示一下他们的探究成果!

2、介绍亮点。开始之前,现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实验设计中共同的几个亮点。

①实验容器:简单易得的一次性餐盒,为了更好的模拟土壤微生物有氧,湿润的环境,小组成员们想到用双层浸湿的纱布覆盖在土壤表面。

②实验树叶:学生们在花园里对比了之后选取了海棠的叶子,质软(相对易分解),且形态大小符合我们的需求,实验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尽量挑选生理状态相似,在相似的位置将其剪成2cm×2cm大小;

③学生们还想到了在装树叶的纱布包上缝上一段绳儿,方便观察结果取出时将其拉出,避免了拔土和找不到位置的尴尬。

④实施灭菌时,为了避免土壤水分的流失以及确保灭菌的彻底性,学生们将土壤薄薄的铺在餐盒盖子上并包上保鲜膜进行分散灭菌;为了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学生们还把灭菌组所用的纱布袋和餐盒也放在其中一起灭菌。

⑤设计实验时,学生还想到同时平行设计三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里设置三个重复,方便在第6天,第11天,第16天观察结果时,分别取一组进行观察记录,避免只设置一个实验组,需要不断地挖出观察再放进去埋好而影响实验结果。

(之所以每个过程学生想的如此细致,离不开开题时学生们的激烈谈论争

辩,更离不开团队的合作。)

3、结题汇报

接下来就把讲台交给大家,让各个小组代表依次展示自己的成果。

Ⅰ.“环境温度对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影响”

小组成员们设置的自变量分别为低温,室温,和高温三个实验梯度。

实验开始前,学生们根据优化后的实验设计进行分工。在材料准备阶段,3个人组成一个小分队,1队的主要任务为挖土,采摘并剪裁树叶;2队制作纱布袋。最后大家一起将剪裁好的树叶和纱布袋组装起来。

实验实施阶段,学生们则分为2人一组,共3组,分别负责低温,室温,和高温的实验组操作。实验进行时,2人相互配合,先称量1kg的土壤装入餐盒中铺平,接着均匀放置三个纱布包作为实验重复,然后再在其上均匀覆盖1kg的土壤,最后用双层浸湿的纱布将其覆盖。完成之后贴上标签,将其放置在相应的温度条件下。

经过半个多月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成员们通过对比观察了不同自变量条件下,土壤对相同大小树叶的分解情况后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分解作用越强。并且讨论认为,这应该和酶的作用有关。

Ⅱ.“树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么”

两个实验小组给出了不同的实施方案,其中一个小组根据课本的提示,对比观察了灭菌土壤和自然土壤对相同体积树叶的分解情况。

最终得出:在存在土壤微生物的情况下,分解作用更加显。

遗憾的是,土壤浸出液组并没有得出明显的实验结果,通过分析一个细节,通过不断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