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

多科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多科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

?

?

?

?

?

?

?

???

?

?

?

?

?

万征,刘谦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2)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江西财经大学向多科性大学发展的背景下,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以分层分类教学为指导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的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并提出完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手段和改革考核方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分层分类教学;网络教学

经过多年发展,江西财经大学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哲、史、艺、农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通识课程,学校的多科性发展给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不同学科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大不相同,而中学计算机普及教育又呈现出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现有的统一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层次和学科要求的不同,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考试形式,保证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新形势下能够更好地发挥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作用。

1背景与现状分析

1.1人才需求现状

在计算机教育已经普及的今天,文档编辑、数据处理,甚至是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已成为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掌握的技能。文、史、法、外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常常需要阅读大量文献,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网络应用能力,尤其是从海量信息中搜索有价值资料并进行有效加工和整理的能力。财政、经济、金融等专业,其工作岗位侧重于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侧重于数据库设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城市规划、工业设计等专业,侧重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广告、艺术等专业,侧重于图形图像处理;而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通常需要学会设计网站,并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宣传和推广。

1.2中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随着2001年秋全国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4年入学的大学新生已经在中学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那么,大学是不是可以完全放弃计算机基础教学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和一些中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计算机教学存在诸多困难,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甚至于对计算机有一种恐惧心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很低。此外,由于没有将计算机知识作为高考的内容,除少数有条件、兴趣浓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都不是很高[1]。

中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造成新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和领悟程度各不相同,教师对于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深浅程度不好把握。若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好”的矛盾,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江西财经大学现状

江西财经大学下设会计、金融、经济等7个财经管理类学院、信息管理等3个理工类学院,以及旅游、外国语、人文、法学、艺术与传播、资源与环境管理、体育和国际学院共计18个学院,46个专业。学校现有15500余名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每年新生4000余人。

大一下学期,学校面向所有非理工类专业开设2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实践课“微机操作”。两门课程的周学时均为2个学时,历时16周,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1.4存在的问题

(1)未按专业进行区别化教学。

(2)与中学基础教育内容交叉过多。

(3)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技术发展趋势。

(4)理论与实践教学几乎没有相关性。

2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2.1分层分类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在授课环节上做出相应调整,即在教材、进度、课时、考试内容等方面区别对待;“分类教学”则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不同要求分成相应类别施教。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大的特点,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两个层次。新生注册后参加计算机文化水平测试,成绩低于60分者必须选修计算机文化基础,60分以上的学生则可自主选择是否学习该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每学年第一学期开课,每周4学时(2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历时12周。本层次教学旨在为中学计算机教育查缺补漏,使学生充分接触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硬件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软件,消除恐惧和畏难心理。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学年第2学期开课,每周5学时(2学时理论+3学时实践),历时16周。通过这一层次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工作原理,了解网络和多媒体的基础理论,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具备从海量信息中挖掘出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初步认识计算机在本专业后续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文档评论(0)

134****4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