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22页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黄金卷03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想积累层稻谷的重量在120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残留着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动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这表明(???)
A.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B.河姆渡人已具备了肯定的定居条件
C.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D.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想积累层稻谷的重量在120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残留着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动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可知河姆渡时期,已经消灭了原始农耕,农业生产消灭,且能够建筑房屋,这说明河姆渡人已具备了肯定的定居条件,B项正确;材料除了涉及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也提到河姆渡遗址具有肯定的农具和能够建筑房屋,A项以偏概全,排解A项;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消灭和推广进入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时期,排解C项;材料未涉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农耕水平的对比,无法得出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排解D项。故选B项。
2.下表为秦末部分起兵反秦、叛秦者的身份。
人物
身份
陈胜、吴广
屯长(秦军队下级官吏)
刘邦
沛县泗水亭长(县以下治安官吏)
萧何
沛县主吏掾(县令属吏)
曹参
沛县狱掾(典狱长)
殷通
会稽郡守
任嚣
南海郡尉
由此推知,秦快速败亡的重要因素是
A.底层民众抵制激烈 B.六国贵族势力活跃
C.对外战斗动员频繁 D.地方治理体系崩溃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中起兵反秦、叛秦者的身份可知,反叛者大多属于秦朝地方官员,体现了地方治理体系崩溃是秦快速败亡的重要因素,D项正确;材料中的反叛者属于地方官僚,不属于底层民众,排解A项;材料未体现反叛者是六国贵族势力,排解B项;材料未涉及对外战斗动员频繁,排解C项。故选D项。
3.宋代统治者独立国之初,便实行了一系列爱护商业进展的措施,“一切弛放,任令通商”,使其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自由进展。这表明宋初(???)
A.经济政策较为务实 B.经济结构发生转变
C.农耕经济进展缓慢 D.税收来源消灭变化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宋初(中国)。据材料“一切弛放,任令通商”,可以看出宋初立国,通过一系列爱护商业进展的措施,对快速恢复和进展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明政策较为务实,A项正确;北宋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排解B项;仅从爱护商业进展的措施中,无法得出农耕经济的进展状况,排解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政府税收来源,排解D项。故选A项。
4.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的《InAsianFrontiersofChina》是一部围绕长城描述中国古代北方边地的著作。这部书传入国内后,书名被译为《中国的边疆》或《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书名中的“中国”正确的理解是(???)
A.地理概念:国家的中心城市 B.政权概念:全国性统一政权
C.民族概念:华夏主体的中华民族 D.文明概念:农耕文明的主体区域
【答案】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设问可知,本题为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长城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主要分界线,书名将长城作为“中国的边疆”,这里的“边疆”就应当理解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活动区域的边界,由此可知,这里的“中国”应指的是“农耕文明的主体区域”,D项正确;拉铁摩尔是从文化角度解释“中国”,而非地理、政治和民族角度,排解A、B、C项。故选D项。
5.鸦片战斗后,浙江南浔“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语聋人耳”。而上海松江地区却因“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些现象消灭的共同因素是(???)
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B.西方对华倾销工艺品
C.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创新 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答案】A
【详解】考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缘由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斗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列强对华倾销商品,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手工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