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阿拉伯媒体上传播中国声音的思考.docx

关于在阿拉伯媒体上传播中国声音的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关于在阿拉伯媒体上传播“中国声音”的思考

?

?

关于在阿拉伯媒体上传播“中国声音”的思考

摘要:新疆“7?5”事件发生后不久,笔者在阿拉伯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报纸《生活报》上撰文,

说明事件的真相,澄清阿拉伯民众对事件及我国民族政策的一些误解。文章引起积极反响,成为我国

学者在国际媒体传播中国声音的一个成功案例。本文对撰写此文的有关情况作了说明,并结合这一案

例,总结了在国外媒体尤其是阿拉伯媒体传播中国声音的若干体会,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对外

传播工作,提出几点建言。

关键词:对外传播;国家形象;“7?5”事件;阿拉伯媒体;对外宣传

作者简介:薛庆国,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北京100089)。

文章编号:1673-5161(2011)01-0027-06中图分类号:D812文献标识码:A

对外传播是国家文化外交、公共外交和软实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外传播,在世界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对于我国宣示执政理念、改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外传播工作已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重视。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1]这既是对我国外交工作的要求,也可视为对我国外宣工作的要求。

对外传播的实施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发展我国自己的对外传媒力量,通过中国自己的媒体,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二是借助国外媒体发出中国的声音,在国际上传播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这两种途径中,政府主导的对外传播力量固然重要,但因其具有明显的官方背景,容易引起国外受众的质疑。有学者指出:“在西方人眼里,就媒体传播而言,‘官方的’就是不独立、不可信,是政治宣传工具。”[2]169由凤凰网传媒频道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推出的《乌鲁木齐“7?5”事件国际舆情与传播效果研究报告》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报告指出,国外公众对“7?5”事件不同信息渠道的信任度依次为:中国以外国家的媒体(48.9%),专家学者(46.3%),非政府组织(43.7%),当地民众(31.4%),中国媒体(22.0%),中国政府(14.6%)……[3]由此可见,国外主流媒体拥有人数众多的受众群,且拥有较高的公信度和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利用国外主流媒体阐明中国的立场观点,传播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较之斥以巨资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媒体,利用国外媒体发出中国声音,能够用较小的成本,起到更自然、更有效的引导舆论作用。我国对外传播工作还有一点不足,即官方声音过强、学者和民间组织的声音过弱。“对于一些有争议和敏感的问题,中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有时过于突出‘官方声音’。”[4]李安山教授在其课题“为中国正名:中国的非洲战略与国家形象”中,也尖锐地指出:“对国家形象的正面宣传由谁来做,这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从理性而言,这应由中国政府来实施。然而,从策略上看,由政府宣传不如由非政府力量(主要是学者和各种民间组织)宣传,由中国人宣传不如由外国人宣传。”[5]由此可见,鼓励、引导我国学者及对华友好的外国人士在国外主流媒体上传播中国形象,是我国对外传播中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新疆“7?5”事件发生后不久,笔者用阿拉伯文撰写了长篇文章《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对新疆事件的解读及对阿拉伯反应的看法》,发表在阿拉伯世界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总部设在伦敦的《生活报》(Al-Hayat)上。文章从一个中国学者的角度,力图说明“7?5”事件的真相,澄清阿拉伯民众对事件及我国民族政策的一些误解。据悉,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在阿拉伯主流媒体就“7?5”事件发表文章。文章在阿拉伯读者中尤其在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对扭转事件发生后阿拉伯世界对我不利的舆情起到一定作用,成为我国学者在国际媒体传播中国声音的一个成功案例。本文将说明撰写此文的有关情况,并结合这一案例,总结在国外媒体,尤其是阿拉伯媒体传播中国声音的若干体会,并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对外传播工作做一思考。

一、撰文指出“7?5”事件真相

新疆“7?5”事件发生后,阿拉伯各国官方反应普遍比较克制,但媒体与民间或因不了解事件真相,或出于宗教感情,产生了许多误解,出现了大量对华不友好的言论。网络上甚至出现了组织抗议游行、抵制中国商品的鼓动性言论。本人一直关注阿拉伯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及互联网上网民的反应,对充斥其中的谬误、偏激言论感到不安,同时深感阿拉伯民众对中国现状、尤其是中国的民族政策颇多误解。鉴于此,我认为自己作为一个从事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与教学的学者,有责任为改善我国国际形象、促进中阿传统友谊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国分忧。“7?5

文档评论(0)

南江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