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运用探究
?
?
杨楠
摘要:得益于互聯网技术快速发展,金融业与互联网行业实现了跨界融合,互联网金融得以产生,推动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变革。其中,以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间接或直接影响金融行业的基本业务,也催生了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等新服务、新产品的出现。金融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其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格局。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互联网金融?运用
一、引言
当前,互联网应用已经由以往的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这也使互联网金融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金融是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环节产生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客户资产等情况判断结果通过电子支付方式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为。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是数据多、客户多,同时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风险控制,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切方法识别与管控风险,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这一过程成为可能。如今,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互联网金融中成为新的趋势,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挑战
第一,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已经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大量出现,互联网金融交易量不断增加。以互联网金融产品中的P2P网贷为例,截止2018年5月,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13113.91亿元,环比增加了1.06%,16个省市成交量环比上升。行业贷款余额增至13113.91亿元,环比增加了1.06%。互联网金融交易量上升对相关监管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部分金融监管机构的工作方法仍沿用传统的模式,显然难以应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新变化。
第二,互联网金融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技术与逻辑局限。虽然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与分析,但是由于其终究是技术产物,在整理与分析数据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逻辑局限,其分析数据大多只能表示数据之间的关联,以及这些关联最终形成的结果。这些结果之间有时可能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因此会影响金融机构、企业的判断与决策。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对象有时具有局限性。例如,在针对微信、微博等应用进行数据分析时,这些应用的使用者以年轻人、城镇居民为主,若仅根据这些应用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势必会影响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低数据质量会导致经营效率低下,增加管理成本。最终,它也可能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从而影响销售的下降。
第三,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金融的隐私与安全风险。大数据时代下,我们仿佛被完全暴露于外部视野中,个人信息数据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大数据技术被获取,不仅包括年龄、性别、籍贯等信息,甚至家庭住址、证件号码等信息,若对这些信息合理运用优化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则不会引发较大的问题。但在大数据时代下,因外部网络攻击等因素导致信息泄露情况屡见不鲜,一旦这些信息泄露,会对个人的隐私和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
三、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运用
(一)大数据技术在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中的应用
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服务渗透率较低。这个问题对于新兴经济体的低收入家庭和微型企业来说比高收入家庭和大型企业更加尖锐与突出。一般消费者和商业金融公司以及小额信贷组织在以成本效益和可持续的方式满足这些群体的需要方面取得的效果有限。据报道,约有89%的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要求,小额借款人往往缺乏足够的抵押品,而抵押品正是大多数银行所需要的。传统银行不愿意也不愿意为小企业等小规模借款者提供服务,这主要是因为向这些借款者发放小额贷款的交易成本高、流程效率低。中小企业获取金融产品面临障碍的第二个原因是信息不透明。此外,我国当前的信用评级机构提供有关中小企业资信状况的信息有限。如何提高融资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是一个紧迫的政策和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与社会发展相关的问题。从经济活跃的低收入家庭和微型企业的角度来看,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正在通过改变金融业的运作方式,极大地改变着金融格局。有研究表明,通过新的数据和信息来源能够创建更好的风险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这一转变背后的一个关键机制是利用大数据评估、评估和完善潜在借款人的信誉,降低交易成本,这些数数据来源包括微信等社交媒体、个人消费账单等。
(二)大数据技术在风险管控中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一些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与完善风险管控体系。互联网金融业务每日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而且部分数据可能涉及到商业挤密,可能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部分金融机构提高了对数据保护的认识,减少信息泄露与信息遗失的风险。将大数据应用于风险管控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采集与整理,并据此找到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潜在风险,便于金融机构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