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docx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

?

?

向运琼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出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文章分析研究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及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探索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原则,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网络舆情;应对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8.19.088

[]G647[]A[]1673-0194(2018)19-0203-03

0前言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近年来,每一件发生在高校的新闻事件往往会成为迅速发酵的网络舆情,一系列高校危机,频频遭遇校园舆论场的网络围攻,由简单的刑事案、失踪案甚至是一则新闻,扩展到网络的社会群体性围观。如何应对、处理舆情危机,已成为当前各大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1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高校中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互联网已成为主流媒体,BBS、微信、微博、贴吧等信息交互平台已成为全民共同参与及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而高校大学生又热衷于参与到网络讨论中。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较强技术性和专业性的信息管理工作,它既能反映师生意愿,又能服务学校大局和决策,抓好此项工作对保障学校正常的秩序,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建设和谐校园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校網络舆情特征

2.1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在“大众麦克风时代”,互联网上每人都是意见表达的主体,网络的即时性决定了可能一个偶然的事件会迅速成为点燃舆论的导火索。而高校的网络舆情,往往由学生关注校园内外的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制造主体具有少数性特点,制造主体是少数大学生群体,但参与者比较广泛。大学生对热点问题比较关注,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诱导,一般在论坛、微博、贴吧等地方以发帖、跟帖、转发等方式参与。

2.2表达意见的非理性

在高校,网络是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消息和获取信息的地方,由于年龄、阅历、知识的局限,高校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其心智不够成熟的一面,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他们会迅速通过网络交流互动,以参与论坛讨论或以跟帖等方式发表言论,自发形成一个个交流圈,不断强化某种倾向性观点和主张,但表达的内容中通常存在不区分事实和意见,不区分意见和情绪,同时容易出现一些言辞激烈、甚至接近谩骂内容等问题。

2.3舆情内容的自由性和多元性

当前,网络舆论已成为党和政府倾听民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每个网民的生活状况、家庭背景、经济情况、学历层次不同,也造成了其所关注的问题千差万别,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内容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1)社会稳定类。高校在社会中相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大学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究不能摆脱社会生活对其的影响,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在高校中自然有所映射,同时高校校园事件也会波及整个社会。

(2)校园生活安全类。主要是指涉及高校师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意外事故、意外伤害事件等,如:食堂卫生安全、火灾、中毒、集体活动踩踏、校园内重大交通事故、死亡等重大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其他事件。

(3)高校管理类。在网上,高校师生会对学校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管理工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网络已经成了师生员工民主参与和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例如学术抄袭事件、职员制度改革等。

(4)其他。除上述以外,高校网络平台中最常见的则是学习、情感、思想、学术、生活体会等方面的舆论内容。

2.4形成过程的迅捷性

高校学生是网络社会的“土著”,与互联网有着极强的黏性,一些涉及大学生普遍特点的议题在网络发表,信息瞬时传播,网络舆情极易升温,很快就能吸引很多大学生的关注,他们往往会在短时间内通过回帖方式参与话题讨论,使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并形成若干主流的公共意见,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2.5线上线下叠加影响

在传播方式、速度、范围上,互联网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迅速地把网络信息传遍世界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和任何使用网络的人[2]。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连接,线上线下影响相互叠加。高校学生参与意识强烈,通过互联网交流互动极易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连接,出现线上表达与线下行动同步的倾向,使得高校舆情信息在校园中的影响更加广泛。

文档评论(0)

177****79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