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谈
?
?
沈荣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5课《咏华山》,是该教材独创的一种文体——“文包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要求,这一课担负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朗读背诵、识字写字、学词学句、习惯培养等几个方面,落实到第一课时,其教学目标具体为——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了解“咏”“山顶”等词语的意思,正确、美观地书写“华、岁、代”。
3.通过观察、朗读,感受华山的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学习感叹句。
4.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勇于发言、认真书写等习惯。
其中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习惯培养应该贯穿教学始终。
那么,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过程如何展开呢?
一、揭题谈话,感受华山
1.课题教学。一般来说,教材虽然对一年级没有提出预习的要求,但事实上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课文都已知道,有的甚至已经熟读。因此,教学本课时,可以直接入题,引导学生响亮地说出课题。然后老师边板书边指导:
——“咏”是个生字,要求小朋友会读,一起读——“咏”。
——“华”也是个生字,要求会写。“华”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我们在“花”字里见过,下半部分是个“十”,一横要写得长长的,好托住上半部分。
——“山”,我们早就认识,第一竖要写得长长的,就像高高的山峰。
在此,通过说写同步指导学生,一方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到教学组织的作用;另一方面瞄准目标,抓住每一个契机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随机拓展。“华”是个多音字,教材中虽然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并不陌生,可能听过,如影视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能见过,如商店名、同学名等等。因此,可以“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为话题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在交流分享中丰富教学内容,区分“华山”的“华”与其他语境中的“华”的读音,并渗透“留心生活就能识字”的学习理念。
3.经验迁移。学生也许并不知道华山,但对于山总会有一些印象,如图片中见过,跟随父母爬过,迁移这一经验对于感受华山的“高”极有帮助。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教学活动进行——
(1)小朋友知道什么山,登过吗?高不高呀?
(2)课文里说到的华山可高了,近2000米呢。(可以和学生提到的山或学生生活地的山进行高度比较,凸显华山之“高”)
4.学习感叹句。“啊!华山真高哇!”是文中的句子,顺势先学,能为课文学习奠定基础。首先,引导观察。师:(出示图)看,这就是华山!小朋友,如果这时你就站在华山的脚下,抬头看它,你会怎么说?然后,综合学生的回答,概括成一句话(即文中的语句)。最后,指导朗读。可以想象学生会通过提高音量表示惊奇、赞叹,但事实上也可以通过收紧声音,压低音量来表达。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示范进行引导,为以后的多元朗读打下基础。
二、认识寇准,朗读古诗
1.认识寇准。“寇准”是一个生词,与之相关的还有“宋代”和“七岁”两个词语,顺着上述思路,可以这样教学:
首先,出示寇准和先生站在山顶图,在教师创造的语境中依次学习词语。
华山很高很高,古时候有个小孩儿和先生一起登上了华山,他是谁呢?(读准词语:寇准)多大了?(读准词语:七岁)然后,通过对话“你们几岁呀?”拉近寇准与学生的距离,再自然引出词语“宋代”:看来,寇准和我们差不多大,不过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他生活的时代叫——(读准词语)宋代。
其次,通过口头运用及时巩固:哦,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小孩儿名叫(寇准),那年才(七岁),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
上述三个词语当然可以一起学习,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笔者还是认为按照顺序、先分后合进行教学效果会好一些。
2.朗读诗歌。整首诗需要指导的主要在于读流利,即读出诗歌的节奏。因此,可以通过录音(最好是同龄人的录音)示范,加上多种形式的练习就能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还要随机教学“咏”字的意思,可采用讲解、反问、体会的方式进行。如:像寇准那样用诗来赞美华山,就叫“咏”。讲清楚后,随即反问:“咏”就是——(启发学生回答)。然后顺势引导齐读:让我们像寇准那样一起“咏华山”。
三、朗读课文,学习新词
1.指导读正确
(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当然有多种方法,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的示范。在组织听读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轻轻地打开课文,拿好书,注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我们都知道好习惯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那怎么培养呢?笔者认定六个字:反复抓,抓反复。
(2)组织练读。要求学生自己读课文,指导他们用横线画出读不准的字词,多加练习,直至读准为止。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环节要留足时间,因为朗读能力只有在自我的朗读实践中才能形成。
(3)检查反馈。重点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与理解。教学怎么展开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对生字词进行加工,分散处理,不能一股脑儿呈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