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用工视角的文职人员性别工资差距研究.docx

基于多元用工视角的文职人员性别工资差距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多元用工视角的文职人员性别工资差距研究

?

?

俞妍孙泽厚王文辉

摘要:该研究引入贴近现实的劳务派遣问题,旨在探讨多元用工形式下中国文职人员性别工资差距的分布及成因。“中国工资工作调查”数据显示,文职人员性别工资差距的分布呈现复杂的组合效应。通过运用分位数回归和分解的方法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只有非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水平与人力资本投入显著正相关,且相较女性而言,男性教育投资回报率和经验回报率都更高且更稳定;此外,非劳务派遣人员在中高分位数段存在性别歧视,劳务派遣人员则与之相反。研究基于文职人员的工资分布特征,阐明了不同用工形式下影响性别工资差距的关键因素,从情境和方法的角度拓展了性别工资差距的研究。

关键词:性别工资差距;用工形式;文职人员;分位数分解

:F249.24: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21.03.015

男女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平等长期以来都是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领域的经典话题,而其中被研究得最多的莫过于性别工资差距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近年来,基于工资分布的研究已取代对平均工资的研究[2],成为国际上的主要趋势。各国学者不断探索和更新研究方法,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分布开展了广泛研究。然而性别工资差距随着分位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呈现出“天花板效应”,在另一些国家却呈现出“粘地板效应”。

所谓“天花板效应”,是指随着收入增长而性别工资差距逐渐增大,并在收入分布中的顶端达到最大,它常被用来描述不同收入水平的男性和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程度的差别。“粘地板效应”恰好与此相反,是指工资差距在收入分布的底端较大,随着收入增长差距而逐渐缩小。

许多针对中国工资分布的研究显示,性别工资差距随分位数上升呈现“粘地板效应”。这些研究大多基于将所有人群视为一个整体的前提。而在当前很多企业为了节省用工成本,大量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背景下,该研究将用工形式纳入考虑,分别对劳务派遣人员和非劳务派遣人员性别工资差距的分布进行描述和分析;同时将研究对象的职业锁定在文职人员。根据“国际工资工作调查”(wageindicator.org)的职业分类,本研究中的文职人员主要指企事业单位不直接参与生产、销售、采购等一线作业的中后台管理人员,不含军队文职人员。所采用的工资调查数据中,文职人员样本相对较大,关键信息也较全,得到的结论也更具代表性。该研究的目标聚焦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考虑用工形式的情况下,检验在中国文职人员性别工资差距随分位数的变化是否总是呈现“粘地板效應”;第二,找出不同用工形式下文职人员性别工资差距的关键影响因素。

一、性别工资差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已有研究发现,对数工资在不同分位数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距[3],而关于它是呈现“粘地板效应”还是“天花板效应”,不同国家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BonjourGerfin[4]运用瑞士的微观数据来分析性别工资差距的分布情况,实证研究发现,低工资人群中一部分超出比例的工资差距是因为歧视造成的。Datta等[5]比较了1983到1995年期间美国和丹麦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化,发现性别工资差距在丹麦呈现“天花板效应”,而在美国呈现“粘地板效应”。从时间序列上看,在丹麦,高分位的性别工资差距经历了最大的增长;而在美国,在分布的顶端和中部性别工资差距的下降是最明显的。Rica等[6]研究了西班牙男女性别工资差距的分布,他们在研究中区分了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发现对于教育水平高的工人来说,性别工资差距呈现“天花板效应”;而对于教育水平低的工人来说,性别工资差距呈现“粘地板效应”。Albrechet等[7]扩展了MachadoMata[8]分解法在样本选择上的技术,研究结果显示,荷兰工人性别工资差距的分布呈现“天花板效应”。Kunze[9]则对关于性别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他认为性别工资差距的分布是否存在“天花板效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分位数回归技术则可能是针对该问题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

近年来,国内性别工资差距领域的研究出现与国际研究接轨的趋势,研究焦点开始从平均工资转向工资分布层次。葛玉好[10]首先在中国性别工资差距问题上展开了基于工资分布层次的研究,发现男女的工资差距分布呈现“粘地板效应”,并且性别差距在工资分布顶端越来越小,在工资分布末端越来越大。亓寿伟和刘智强[11]对企业性质进行了区分,发现性别工资差距在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均呈现“粘地板效应”,并且国有部门的性别工资差距明显低于非国有部门。张世伟和郭凤鸣[12]发现在东北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分布的所有分位数上都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工资差距,并且随着分位数的上升,性别工资差距不断缩小,即呈现“粘地板效应”。陈建宝和段景辉[13]将工资收入分为低、中

文档评论(0)

188****87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