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df

《大学之道》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之道》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

《大学之道》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二、预习要求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2.通读课文,查工具书,给生字词标注拼音。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课文,初步理解文意。

三、预习检测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

部重要的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与《》《》《》合称为“四书”。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积累词语:

1.道:。

2.明明德:。

3.亲民:。

4.止:。

5.知止:。

6.静:。

7.安:。

8.虑。

9.得:。

10.齐其家:。

《大学之道》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页

《大学之道》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

11.修其身:。

12.致其知:。

13.格物:。

14.庶人:。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翻译下列句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大学之道》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页

《大学之道》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页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六、课后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但无论“仁”还是“中庸”,都仅仅部分地

反应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责任”,才是儒家思想内核的内核,尽管孔孟等人并未作此概

括。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的玄远,拒绝墨家“草根”式的

琐屑,拒绝法家“狱吏”式的苛细,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对理论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性

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儒家对“人”(而不是“神”)有着极高的定位:“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

之秀气也。”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设计十分严肃

——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

欲、挤占他人权利空间。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

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他们把

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礼”,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

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遗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山

一角。《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猩鹦鹉区别开来—

—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的底线。由《礼记》等书可知,

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在儒

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

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事。

对己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从“先王”

“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那些“先王”“先贤”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是“责任意识”

《大学之道》教案、导学案、习题合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3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67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