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库尔勒香梨果实脱萼与宿萼显微结构研究初探-论文网
?
?
论文摘要:以盛花初期分别喷施300mg·kg多效唑和50mg·kg赤霉素的库尔勒香梨树体的花萼为试材,在花萼发育期间取样,研究两种处理萼筒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赤霉素处理的萼筒组织结构中维管束的平均面积较大,发育早期维管束中只有导管,但随着萼筒的发育,逐渐出现了大量的筛管细胞和异细胞,保证了花萼养分和水分的供应,没有离层的形成,最终萼筒不脱落,果实发育成宿萼果。经多效唑处理的萼筒在发育过程中维管束中只有导管,未见有筛管和异细胞的形成,花萼中水分和养料的供给缺乏,导致萼筒在发育后期出现了离层,萼筒脱落,果实发育形成脱萼果。
论文关键词:库尔勒香梨,脱萼,宿萼,显微结构
库尔勒香梨(PyrusbrestschneideriRehd)原产新疆库尔勒地区,其果实大小适中,皮薄肉脆,细嫩多汁,香味浓郁,且耐贮藏,是驰名中外的新疆梨主栽品种。目前随着香梨大面积栽培,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果实品质有所下降,宿萼果增多,导致肉质变硬,石细胞增多,可食比例减少,严重影响了香梨的销售。因此,研究香梨萼片脱落宿存与否对于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对香梨萼片脱落和与宿存的研究几乎没有,而国内也主要是从砧木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授粉等外部生长条件和品种特性等内部因素对影响库尔勒香梨果实萼片脱落与宿存因素进行了研究。但对脱萼与宿萼机理,特别是香梨萼片脱落
与宿存在显微结构方面的差异变化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盛花期对库尔勒香梨树体喷施多效唑和赤霉素处理,以促使香梨果实萼片的脱落与宿存,分
*通讯作者:Authorforcorrespondence.王燕凌(1962-),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逆境生理研究.E-mail:wylxj169@
香梨树体喷施多效唑和赤霉素处理,以促使香梨果实萼片的脱落与宿存,分期取样观察其显微结构变化,旨在通过库尔勒香梨宿萼果和脱萼果萼片组织结构的变化研究,分析产生脱萼果和宿萼果的原因,为进一步研究探明脱萼机理、改
善香梨果实品质奠定基础。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本实验设在供试材料取自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沙依东园艺场。,供试材料为以杜梨做砧木的20年树龄香梨植株,栽植密度为5m×6m,常规管理。
1.2材料处理
于2009年4月10日盛花初期选出长势一致的香梨树体8株,其中4株喷施300mg·kg-1的多效唑,4株喷施50mg·kg-1的赤霉素。从盛花期(4月17日)开始,每隔3天取样一次,共取4次。多效唑处理的选取树冠南侧外围的幼果,赤霉素处理的选取树冠内膛和下部的幼果,各随机取5个,截取幼果花萼部位放入FAA固定液固定。
1.3方法
将固定后的材料切去萼片,萼筒平均分成四份,经逐级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石蜡包埋,然后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30μm,番红-固绿双重染色,中性树胶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萼筒维管束的发育状况和离层形成情况,并拍照。用MoticImagesAdvanced3.2显微成像系统进行观测维管束的数目及面积,其数目为4×100倍视野内的维管束个数,维管束面积近似圆形,采用测定半径计算面积。每项观测项目随机取3个视野,求平均值。
2结果与分析
2.1多效唑和赤霉素处理萼筒离层发育结构比较
两种处理萼筒发育的纵切面如图版Ⅰ。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多效唑处理的幼果在盛花期4月17日,萼筒没有离层出现(图版Ⅰ-1)。4月20日和23日所取样在萼筒中上部处出现几层体积较小、排列紧密、明显可见的离层细胞,(图版Ⅰ-3,5)。4月26日所取样的离层上方的萼筒与萼片已脱落,离层下方形成了非常光滑、整齐的保护层,剩于的小部分萼筒与幼果相连(图版Ⅰ-7)。通过赤霉素处理的幼果花萼从4月17日到4月26日一直没有离层细胞的出现,但与多效唑处理所不同的是在萼筒维管组织周围分布有大量红褐色的异细胞,而且随着花萼的发育异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图版Ⅰ-2,4,6,8)。
2.2多效唑和赤霉素处理萼筒维管束发育结构比较
两种处理的萼筒发育横切面结构如图版Ⅱ所示。由图可见,两种处理的萼筒维管束都为单层、大小交互排列,其形状近似圆形(图版Ⅱ-1,3,5,7,9,11)。从表1中可看出,两种不同处理的萼筒维管束在发育过程中单位面积上的数目是相等的,但三次取样经赤霉素处理的维管束平均面积要比多效唑处理的分别大5.13%、4.38%、6.25%。从横切图也能明显看出,经赤霉素处理的幼果萼筒内侧基本组织中分布着大量的异细胞,并随着花萼的发育逐渐增多(图版Ⅱ-3,7,11);多效唑处理的幼果萼筒在发育过程中几乎没有异细胞的形成(图版Ⅱ-1,5,9)。从近一步放大维管束横切图片也显示,4月17日到4月23日,经赤霉素处理的萼筒维管束面积较大,导管数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