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笔记(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

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

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

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

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诊疗质量

与成败。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1、

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

2-2.5cm左右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

一横指,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

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

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2、面部器官检查:先

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

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

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

治疗意义。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

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

至锁骨上窝。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

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垂直链:

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

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

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

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

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

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

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

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

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

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

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

活检)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

平片,体层摄影,造影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1、

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

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

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anesthesia局部麻醉局麻,

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

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3、

infiltrationanesthesia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

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

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4、blockanesthesia阻滞麻醉

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

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

域产生麻醉效果5、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磨

牙拔除,相应颊侧根,粘膜,上颌结节部手术麻醉

区域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上牙槽中神经,

浸润麻醉)外的同侧

磨牙,牙槽突,相应颊侧软组织。口内法:上颌7,

远中颊根前庭沟,儿童上6远中,缺牙颧骨牙槽突,

45°上后内,沿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2cm6、眶下

神经阻滞麻醉:又称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将麻

药注入眶下孔或眶下管,以麻醉眶下神经及其分支,

可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甚至上牙槽后神经,即

可麻醉整个上颌牙神经丛。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

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

术和唇裂修复等手术。①.口外注射法注射时

用左手示指扪得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自

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与皮肤成

45°角,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可直接刺入眶下孔,

有时针尖抵触骨面不能进入眶下孔,可注入少量麻

药,使局部无痛,然后移动针尖探寻眶下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孔,直到其进入眶下孔内,随即注射麻

药1~1.5ml.注意注射针进入眶下管不可过深,以免

伤及眼球。②.口内注射法牵引上唇向前向上,

注射针与上颌中线成45°角,于侧切牙根尖相应部位

得口腔前庭沟顶刺入,向上后外进针,即可到达眶

下孔,但不易进入眶下管。

文档评论(0)

181****2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