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考研政治选择题常考点及易错点——马原.pdfVIP

[纯干货]考研政治选择题常考点及易错点——马原.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纯干货]考研政治2020选择题常考点及易错点(一)马原

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①科学性(突出特征理论优势)

②革命性

③实践性(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④人民性(最鲜明的品格,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⑤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背景:

①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②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③思想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

主义的转变)

3.《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资本论》——“工人阶级的圣经”

4.马克思主义不是指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理想方案。(不是教案,而是行动指南)

5.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

也不是系统与要素)

6.列宁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7.运动在时间和空间内运动: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性质:一维性。

空间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三维性。

时间具有一维性,运动没有: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

度;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

8.现象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感性认识反映现象,理性认识反映本质,但理性知识不可能完全正确。

9.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10.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必然和偶然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偶然性可以认识,但不可选择。

11.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区别在于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抽象和现实的可能性,区别于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抽象和现实的可能性之间还有好坏之分,但没有真实和虚假之分。)

12.真象、假象、错觉:

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错觉是主观的,假象是客观的;真象和假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不

过假象是从反面歪曲本质的现象。

13.在不同的条件下,斗争性和同一性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不一定斗争性占主要方面)

矛盾解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①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②双方同归于尽。

③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

④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14.事物是在螺旋上升或者波浪式前进中实现发展,而不是循环往复着的。

15.“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度的两端也叫做关节点,也叫临界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1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均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两者不是源

与流的关系,更不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表现形式上是

不同的。)

17.辩证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

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

18.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没有绝对分明的界

限。

一方面,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

另一方面,理性中有感性,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以文字符号等感性形

式的语言作为表达手段。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即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19.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

20.实践与真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

统一。

确定性:即绝对性,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

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21.真理和谬误存在原则界限: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22.真理的本性是主客观的一致、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

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30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