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体的运动》

学校名称

执教老师

涉及学科

小学科学

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

教材版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时数

1课时

学段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小学 □初中 □高中

主题类别

大单元 ?项目式 □跨学科 □其他

教学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其他

教学

□投影?一体机 ?交互式白板 ?笔记本

设备

平板电脑 □录播 □其他

学习

空间

学生设备

□人手一台?小组一台□同桌一台□没有设备

桌椅

□单人单桌矩阵□双人同桌矩阵?小组式圆桌矩

模式

一、案例设计背景与目的

1.案例设计背景与目的

“双新双减”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时代发展诉求。智能时代到来的当下,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教育,新时代如何落实科学课程的育人要求,亟需一线科学教师的研究探索与实践。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了科学课程在动手实践、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的要求,对标学科核心素养,强调项目式教学等育人理念。其中,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是新课标要求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案例立足于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需要,面向智能时代深度课堂的建构趋势,融合数字技术,发挥数字技术在学生技术与工程领域学习过程中的设计制作、分享展示、检测练习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以学为中心,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技术与工程领域

深度学习。

2.案例设计整体思路

本案例围绕单元整体设计展开。基于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创设义卖玩具献爱心的真实情景,以“制作我们的‘过山车’玩具”的大任务驱动本单元的项目学习,并将单元大任务进行分解,对应各课时的学习内容(如图1所示),把“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工程设计与物化”两个核心概念的中年级要求有机融合到课堂的学习中。在《我们的“过山车”》一课中以问题链“过山车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材料?-有什么制作要求?-怎样设计制作?-我们的过山车达到要求吗?-制作过山车包括哪些过程?”帮助学生迁移应用知识,驱动学生依照工程设计与物化的一般流程完成项目制作。在认识工程设计活动一般方法和特点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意,培养他们的工程思维、探究实践和评价反思能力,形成可迁移的思维方式。

图1:“物体的运动”单元设计

本案例借助数字技术赋能素养培养,实现学生身心投入“深”,科学思维水平“深”,技术与工程实践“深”,展示交流“深”,学习结果“深”。在学生前面建构一定科学观念的基础上,着力于技术与工程能力培养的探究实践,贯穿了科学工程思维的进阶,体现态度责任。素养本位的导向下,融合数字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设计环节结合3DONEAI软件,帮助学生分析、评价小组设计,突破平面设计到立体制作的难点,

加深对物体运动的认识,促进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分享展示环节,借助粤教

翔云数字教材平台“任务中心”,实现作品共享,同时支持汇报和分享,在互动交流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在检测练习环节,利用应答器即时反馈学习效果,帮助教师

及时弹性调整教学策略以及学生及时掌握自身学习进度。

二、教学理念

(一)智能时代的深度教学

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在主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吸收新知识新观点并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在新的情境问题中迁移应用,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学习者批判性思维、知识迁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作为认知工具,人机协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项目式教学理念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指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而提出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分享项目成果。

(三)教-学-评一致性

指的是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从构成要素来说,包含“学—教”“学—评”“教—评”三组关系的一致性。其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核心要点:目标是教学评一致的核心;持续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一致的关键;是结构化的学习活动是教学评一致的保障。

三、教学内容分析

1.单元结构分析

图2:单元结构分析

本案例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7课,该单元的结

构分析如图2所示。该单元主要指向“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工程设计与物化”两个核心概念,因此,执教者以单元大任务“制作我的过山车”为研究内容,以“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其中,1-6课学习制作过山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7-8课进行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