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微胶囊剂的研制.ppt

农药微胶囊剂的研制.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药微胶囊化技术研究一、微胶囊剂的研究概况及本研究的意义

(一)微胶囊的定义微胶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是指将某一目的物(芯或内相)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壁或外相)完全包覆起来,然后逐渐地通过某些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来,或者依靠囊壁的屏蔽作用起到保护芯材的作用。通俗的讲,微胶囊化实际是用天然材料将农药有效成份包裹起来,就象包饺子一样,农药的有效成份变成饺子的馅,壁材成为饺子的皮。利用壁材的半透性,提高农药的持效期,防止有效成份的快速降解,提高杀虫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微胶囊的直径一般为1~500μm,壁的厚度为0.5~150μm,目前已开发了粒径在1μm以下的超微胶囊。一般用于制作悬浮剂的微胶囊直径一般在40μm以下,粒径过大易堵塞喷雾孔。(二)微胶囊化的优点1、缓释作用:由于壁材具有半透性,设计时可根据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人为控制其孔径大小,从而有效控制缓释剂量,控制缓释时间。持效期延长2—8倍,最高可达到250天。

2、降低毒性:由于囊膜的存在,农药的挥发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原有的异味也被掩蔽,它的接触毒性、吸入毒性和植物毒性大大降低,对人畜的刺激性和对鱼类的毒性也大为减轻。即不论对人畜还是生态环境,都更为安全可靠。3、降低成本:农药微胶囊化后,原药使用量可减少到原用量的1/2—1/3,可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4、提高了农药的稳定性:农药微胶囊化后,抑制了许多环境因素如光、热、空气、雨水、土壤、微生物和其它化学物质对农药活性成分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农药分解、氧化、降解和流失的速率,从而增强了农药本身的稳定性,扩大了使用范围。

5、使不同PH值的原药复配成为可能:化学合成农药中,大多数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易降解。由于PH值不同,复配常常有困难。微胶囊工艺可先将不同PH值的农药有效成份胶囊化,然后复配,解决中和的难题,极大增加了新的复配农药品种研发的前景。(三)国内外的研究概况22家化学公司在微囊剂开发上非常活跃,其中先正达生产12个产品(21%),包括孟山都、巴斯夫、Dow、拜耳、住友等在内的其他公司都各生产多个产品。活性物质大多为有机磷(如杀螟硫磷、甲基对硫磷、二嗪磷、毒死蜱等),拟除虫菊酯(如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七氟菊酯等)和酰胺类除草剂(如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等)。国内沈阳化工研究院于70年代开始研究微囊化技术,1982年才有第一个商品化的微囊化农药——25%对硫磷微胶囊剂。近年来,微胶囊剂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有对硫磷、辛硫磷等微胶囊农药的生产。一些国际市场上尚未商业化的微胶囊制剂品种,如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精甲霜灵、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都在研制中。微胶囊剂是农药剂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它将成为今后农药新剂型的发展方向。(四)本研究的意义1、随着对环境安全性的关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农药新剂型正朝着水性、粒状、缓释、多功能、省力化和环境相容的方向发展。农药微胶囊剂正是具备这些优点而成为农药新制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有极大潜在的市场需求。重点研究农药的微囊化技术,开发相应的新剂型,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2、微胶囊悬浮剂不同于传统悬浮剂,其微囊的理化性状决定了其配套助剂有其特别之处,开发相应的新型的助剂将成为热点。本研究将对配套助剂的研发进行有益的探索。3、本研究紧扣现代农药新剂型研发的方向,把脲醛树脂微胶囊技术应用于农药的微胶囊化并研制相关的微胶囊悬浮剂,将进一步强化我所在农药制剂研发领域国内领先的地位。4、应丰山集团要求,本研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毒死蜱和氟乐灵进行微胶囊化研究,研究成果有现实的市场价值。二、微胶囊化的技术路线(一)微胶囊化的基本原理制备微胶囊的方法有很多种,从原理上一般可分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物理方法。各种微胶囊制备方法的基本工艺步骤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步:(1)将囊心材料在介质中分散成细粒;(2)将成膜材料加入该分散体系中;(3)通过某种方法将成膜材料聚集、沉积或包覆在已分散的囊心材料周围;(4)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微胶囊壁膜固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二)本研究采用的技术(脲醛树脂成囊)尿素和甲醛之间的反应包括两个阶段,即加成反应阶段和缩聚反应阶段。尿素和甲醛在碱性条件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羟甲基脲与二羟甲基脲。得到稳定的脲醛树脂预聚体。加入囊芯物质后,在酸性条件下,升温,预聚体进一步缩合形成立体构造的大分子。最终生成三维立体构造,把囊芯物质包裹在囊材里,形成微胶囊。反应如下:本研究选择了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的脲醛树脂作为壁材,用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