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第1页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

脾胃病证

胃痛腹痛

痞满泄泻

呕吐痢疾

噎膈便秘

呃逆

脾胃病证

胃痛

胃痛的概念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的病因病机

病因

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

病机

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

病理因素——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病理变化比较复杂。1.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2.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

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3.若因热而痛,邪热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4.虚证胃痛又易受邪,

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5.脾胃气虚又可饮食停滞,出现虚实夹杂证。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诊断依据

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

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病证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

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

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2.胃痛与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

嗳气吞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3.胃痛与腹痛腹痛是以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

处疼痛为主症,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胃痛可以影响及腹,

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胃痛的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1.辨虚实寒热2.辨在气在血

实——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

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寒——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热——胃脘灼痛,喜冷恶热。

2.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在气——有气滞、气虚之分。

气滞——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第1页

第1页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第2页

气虚——脾胃气虚,胃脘隐痛或空腹痛显,兼见食少、便溏、乏力等。

在血——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胃痛的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理气和胃(通降)止痛

胃痛的辨证论治——证治分类

寒邪客胃

饮食伤胃

肝气犯胃

湿热中阻

瘀血停胃

胃阴亏耗

脾胃虚寒

寒邪客胃

证候主症: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证机概要: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

常用药:高良姜、香附、吴茱萸、乌药、陈皮、木香。

加减:1.兼见恶寒、身热等风寒表证——加香苏散(香附、苏叶、陈皮、甘草)以疏散风寒;2.兼有

纳呆、身重、恶心欲吐、苔白腻等寒湿症状——用厚朴温中汤以温中燥湿;3.兼见胸脘痞闷,胃纳呆滞,

嗳气或呕吐等寒夹食滞——加枳实、神曲、鸡内金、制半夏、生姜等以消食导滞,降逆止呕;4.寒邪郁久

化热,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

饮食伤胃

证候主症: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

文档评论(0)

150****65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