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3#导流洞工程施工方法说明.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章3导流洞工程施工方法说明本文对第十章3导流洞工程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并分析了工程概况施工特点以及地质条件101工程概况本篇主要介绍了第10章3导流洞的工程概况,包括工程项目的名称起点和终点高度开挖断面尺寸衬砌厚度和纵坡等信息102地质条件该段描述了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基类型地层性质岩石性质等方面同时,也指出了这些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和影响程度103施工特点通过对第10章3导流洞的具体描述,文章详细阐述了它的

第十章3#导流洞工程施工方法说明

10.1概述

10.1.1工程概况

3#导流洞由引渠段、闸室段、无压洞段和出口挑流鼻坎组成,设计最大流量3700m3/s,最大流速41.63m/s。

进口引渠段长65.0m,底板高程2745.00m,建基面高程2742.00m,引渠底板及边坡均采用混凝土保护。

进口闸室段采用岸塔式,进口采用短有压接无压的型式,闸室建基面高程2740.00m,底板高程2745.00m,闸室顶高程2793.00m。闸室尺寸为47.0m×22.0m×53.0m(长×宽×高),设一弧形闸门承担蓄水时调节下泄流量和下闸封堵的任务,闸室闸门孔口尺寸为12.0m×14.0m(宽×高)。

无压洞段长1209.99m(出口洞段与竖井泄洪洞完全结合段长940.52m),底板纵坡采用变坡设计,分别为i=0.06和i=0.09655,洞身为城门洞型,随着洞身水面线变化断面尺寸分别为12.0m×15.5~22.0m(宽×高)。非结合洞段设1道掺气坎,洞身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分别为1.2m、1.0m。

3#导流洞工程特性见表10-1-1。

表10-1-13#导流洞工程特性表

项目名称

起点高程(m)

终点高程(m)

开挖断面尺寸(m×m)(宽×高)

衬砌厚度

(m)

纵坡(%)

备注

3#导流洞

2745

2630

14.7×24.55

1.2

6

导(3)0+000~0+050

14.3×24.15

1.0

9.655

导(3)0+050~0+100

14.3×24.15~18.15

1.0

导(3)0+100~0+150

14.3×21.15

1.0

导(3)0+150~0+233.82

14.64×21.52(15.30×22.15)

1.2(1.5)

导(3)0+233.82~0+500

14.64×21.52~

1.2(1.5)

导(3)0+500~0+550

项目名称

起点高程(m)

终点高程(m)

开挖断面尺寸(m×m)(宽×高)

衬砌厚度

(m)

纵坡(%)

备注

18.02(15.30×22.15~18.65)

14.64×18.02(15.30×18.65)

1.2(1.5)

导(3)0+550~0+634.65

14.24×17.62(15.30×18.65)

1.0(1.5)

导(3)0+634.65~1+159.99

15.30×18.65

1.5

导(3)1+159.99~1+209.99

说明:括号外为Ⅱ、Ⅲ类围岩施工参数,括号内为Ⅳ、Ⅴ类围岩施工参数。

10.1.2地质条件

进水塔地基为弱风化、弱卸荷砂板岩,岩石较坚硬,中厚层状—镶嵌结构为主,岩体完整性总体较差,但嵌合较,工程岩体分类为Ⅳ2类,地基强度较低,基础内砂板岩变形差异较大,尤其是基础内挤压破碎带等软弱带(Ⅴ2类),其承载和抗变形能力较低,基础岩体均一性差。

沿洞线最大埋深约360m,出露的地层为T3lh1(2)、T3lh1(4)、T3lh1(5)层及T3lh2(1)—T3lh2(5)层,f1、f8系列、f9、f10、f11、f13等断层与泄洪洞轴线大角度相交。

0+000~0+004m为T3lh1(2)层变质粉砂岩夹板岩,岩体弱风化、弱卸荷,岩石中等坚硬—软弱,块裂—镶嵌结构为主,岩体完整性差,卸荷松弛,透水性较强,围岩类别为Ⅳ类围岩,围岩自稳时间短,可能产生较大规模的变形破坏。

0+261~0+281m、0+281~0+430m、0+444~0+603m,微风化—新鲜T3lh1(5)、T3lh2(2)-①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及T3lh2(1)、T3lh2(3)砂板岩,岩石坚硬,中厚层—互层状结构为主,岩体较完整,嵌合,透水性微弱,以Ⅲ1类为主,围岩基本稳定;0+000~0+261m、0+430~0+440m、0+603~1+116m,微风化—新鲜T3lh1(2)、T3lh1(4)、T3lh2(2)-②、T3lh2(4)、T3lh2(5)砂板岩,岩石较坚硬,中厚层状—镶嵌结构为主,岩体完整性总体较差,但嵌合较,透水性弱,围岩类别以Ⅲ2类为主,围岩局部稳定性较差。Ⅲ类围岩局部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不利组合影响,其中①组或⑨组裂隙与④、⑥、②组裂隙构成不利的楔形体,其交棱线中陡倾墙外且与边墙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墙的局部稳定不利;顶

拱局部稳定主要受⑥组缓倾角裂隙影响较大,与④、②组裂隙均可构成顶拱“人”字型局部塌落。

隧洞沿线f1、f8系列、f9、f10、f11、f12、f4、f13、f14、f26、

文档评论(0)

办公吧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为人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