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典型岩石的构造形态(35种)--第1页
典型岩石的构造形态(35种)
沉积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组成部分
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岩石构造。也有人认为岩石的构造应是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状、
大小和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充填方式,即这些矿物集合体的组合的几何学的特征。以下是附图分
析。
一、板劈理:
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
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
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
1~0.01毫米或以下。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
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
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
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
高粘性差。(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
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
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
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
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
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
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
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
典型岩石的构造形态(35种)--第1页
典型岩石的构造形态(35种)--第2页
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
渡。
七、膝折:
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
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
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W型对称褶皱:
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中部褶皱较紧闭,向两侧逐渐开阔,褶皱转折端加厚,翼部减
薄。
十一、不对称N型褶皱:
不同褶皱层的褶皱形态的变化,强硬的硅质层(石英岩)具典型的相似褶皱的特点,较软弱的
铁质层(富磁铁矿层)为顶厚褶皱。
十二、不对称褶皱:
指两翼不等长褶皱的中面与轴面互相不垂直,以轴面为标志面褶皱两翼不呈镜像对称的褶皱。
对于一系列连续发育的不对称褶皱,如果顺褶皱枢纽的倾伏方向观察,可将其褶皱面形态从长
翼到短翼的变化描述为S型或Z型,它们反映了褶皱的倒向:S型为左行或逆时针倒向;Z型为右
行或顺时针倒向。十四、斜歪水平褶皱:
轴面倾斜(倾角20°~80°),枢纽近水平,横断面为相似褶皱,三维形态为斜歪水平褶皱。
十三、平行褶皱:
是一种典型的褶皱几何模式。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作平行弯曲,同一褶皱层的厚度保持不变,
所以也称为等厚褶皱;弯曲的各层具有同一曲率中心,所以又称同心褶皱。由中心向外褶皱面
的曲率半径逐渐平行褶皱增大、曲率变小,岩层越来越平缓;向着核部方向,曲率逐渐变大;由
于要保持褶皱层的平行性及厚度不变,因而褶皱形态必须随深度而调整。如背斜顺其轴面向
下,褶皱面弯曲越来越紧闭,甚至成尖顶背斜;或为了调整褶皱层的向心挤压,在核部出现复
杂的小褶皱和冲断层;再向下褶皱消失,与下伏岩层间出现一滑脱面。平行褶皱一般发育在不
变质的沉积地层中,出现于构造变形不太强烈的地区。
典型岩石的构造形态(35种)--第2页
典型岩石的构造形态(35种)--第3页
十四、相似褶皱:
是一种典型的褶皱几何模式,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作相似的弯曲。各面的曲率相同,但没有共
同的曲率中心,褶皱的形态随深度没有变化。相似褶皱在理想的相似褶皱中,褶皱岩层中平行
轴面测量的视厚度在各部位保持一致,而其真厚度则表现为两翼变薄而转折端加厚,为顶厚褶
皱。这类褶皱一般发生于较深构造层次中、浅变质岩区或软弱岩层中。
十五、顶厚褶皱:
相似褶皱在理想的相似褶皱中,褶皱岩层中平行轴面测量的视厚度在各部位保持一致,而其真
厚度则表现为两翼变薄而转折端加厚,为顶厚褶皱。这类褶皱一般发生于较深构造层次中、浅
变质岩区或软弱岩层中。(兰姆塞分类里曾出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动变速器》期末复习题库及.pdf
-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全册说课稿(附教材目录).pdf
- 学生校外实习工作重点要点计划思路5篇.pdf
- 5四模块-案例3电池报警故障案例分析.pdf
- 有趣的呼啦圈教学计划.pdf
- 国开期末考试《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机考试题及答案(第1套).pdf
-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第6课《童年的游戏》教案教学设计.pdf
- 幼儿园儿童心理问题案例的分析.pdf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pdf
- 国企招聘景区讲解员笔试题目.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