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SaaS模式的下一代“云”图书馆管理平台架构与功能探究
?
?
史叶明
关键词:SaaS;“云”;图书馆管理平台
摘要:文章从发展诱因、平台架构、功能构建、系统特征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图书馆界应用SaaS模式的下一代“云”图书馆管理平台提供参考。
:G250:A:1003-1588(2021)02-0088-04
1背景
传统图书馆管理系统聚焦资源建设,图书馆以资源建设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应用综合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纸质文献已不再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信息载体,用户已习惯于快速检索和利用数字资源。针对纸质资源开发的传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在管理数字资源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1]:一是无法实现资源一站式检索。二是产生“信息孤岛”,数据交换困难。三是馆藏建设集成度不高。四是缺乏统一的资源标识符(URI)、资源描述框架(RDF)。五是缺乏个性化服务功能。
为了促进行业提质增效,关于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吴建中提出,下一代图书馆技术应用要注重以下三点:一是具备增值功能,二是以用户为中心,三是能够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求[2]。他还指出,现代图书馆的核心要素是人,而非书;现代图书馆要注重技术应用,围绕人本需求,注重解决扩展性、安全性、个性化等问题,着力提高服务质量,进而实现增值。钱国富提出,“云”服务是下一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普遍方式[3];徐路路、王效岳认为,下一代图书馆管理平台应具备互联网基因[4]。笔者认为,图书馆在构建下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充分融入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强调扩展与共享,致力于满足用户需求,切实提高自身在知识增值服务中的能力。
2构建下一代图书馆管理平台的诱因
在个性化阅读、数字人文、学科研究及机构知识库等新服务需求的推动下,图书馆和系统生产商提出并构建了下一代图书馆管理平台,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也从资源管理向人文关怀转变。
2.1数据聚合与共享的需求
目前,随着图书馆数据资源的不断增多,各类资源自成体系,数据沟通体系难以建立,产生了“资源孤岛”,进而影响了数据共享;数据间关联性不强,馆藏揭示能力较弱。因此,图书馆要提升服务质量,就要打破“资源孤岛”的藩篱,重构平台,建立数据联系,增强馆藏揭示能力,支持数据聚合与共享。
2.2用户需求的驱动
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已不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场所。由于传统OPAC服务存在资源集成度低、检索结果单一、机制僵化、缺乏互动、系统开放性不足等问题,更多的用户倾向于使用搜索引擎。对于用户检索习惯的变化,2006年OCLC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84%的调查对象选择搜索引擎检索获取信息,仅有1%的调查对象通过OPAC检索获取信息[5]。针对传统OPAC服务的不足,图书馆要以用户需求为切入点,通过流程再造、信息重组、重构用户与资源的联系等方式,提高用户的体验舒适度。
2.3新技术的助推
图书馆向来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是构建下一代图书馆管理平台的基石,新技术的应用会有力地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内涵,提高其服务质量。以FOLIO为代表的下一代开源图书馆服务平台以先进的技术和开放的架构,较好地解决了实践中系统开放程度低、功能模块少、运营成本高、“云”托管难等问题,在技术应用方面为我国图书馆界建设本土化的下一代图书馆管理平台提供了良好借鉴[6]。
2.4自身需求的体现
由于市场垄断性及自身技术的匮乏,长期以来图书馆界对开发信息化系统缺乏话语权。未来,图书馆应主动描绘发展蓝图,在收集与提炼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与系统厂商一起绘制演进路线图,全程参与新系统研发。
3SaaS模式的下一代“云”图书馆管理平台构建
3.1SaaS模式的下一代“云”图书馆管理平台
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模式的下一代“云”图书馆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并不是简单地将软件体系迁移,其在技术形态与系统特征等方面与传统管理系统存在本质区别。
在技术形态方面,图书馆基于虚拟机,搭建X86/Linux运行环境,并将软件系统植入“云”,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云”平台。笔者认为,“云”平台的核心是按需定制、模块化搭建,支持标准的计算机基础设施,有完善的API接口,能够实现应用软件托管,本质上是技术驱动应用,从本地软件形式转变为SaaS模式。
在系统特征方面,“云”平台是综合应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采用柔性的组织架构部署于“云”端的个性化微服务管理平台。它的核心不再是图书馆资源,而是用户需求,从用户视角重构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而为用户获取资源提供便利。
3.2“云”平台的总体架构
SaaS是一种软件交付模式,系统供应商将应用软件部署于网络服务器,用户按需定购应用软件,并通过互联网获取服务。笔者讨论的“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