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4-2 第十四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体温.doc

14-2 第十四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体温.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案(续页)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案(续页)

第页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案(首页)

院系:医学分院授课教师:邢向阳

专业:护理科目:人体解剖生理学

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务科长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课题

人体解剖生理学—体温

课型

讲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主要教学

内容

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值

体温的生理性变动

体热平衡

体温调节

教学目标

掌握:体温的概念,体温的测量和生理变动,皮肤散热的方式。

熟悉:产热的主要器官。

了解:散热的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

教学重点

体温的生理性变动

体热平衡

体温调节

教学难点

体温调节

课外作业

教学小结

组织教学:

检查人数,记录考勤

导入新课:

介绍教学目的与要求,阐明教学重点与难点

讲授新课:

第一节 正常体温

一、体核温度和体表温度

体核温度:机体深部组织的温度。其平均值就是生理学所指的体温。

体表温度:机体表层组织的温度。

二、体温测定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温高于41℃或低于27℃时均会危及生命。

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

36.9~37.9℃36.7~37.7℃36.0~37.4℃。

三、体温的正常变动

昼夜周期: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2~6时最高,温差小于1℃。

性别影响: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高约0.3℃

月经周期:基础体温在月经期和月经后的前半期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期又复升高。

年龄影响:新生儿体温略高于成年人,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也偏低。

四、皮肤温度和平均体温

机体最外层的温度称皮肤温度,皮肤温度主要受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第二节 体热平衡

一、产热过程:

(一)主要产热器官

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其次是脑、心和肾。

安静时主要由肝脏产热,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则成为主要产热器官。

(二)机体的产热方式

基础代谢产热;额外代谢产热;肌肉活动产热;食物特殊动力效应;。

(三)产热活动的调节

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有刺激产热作用。

神经调节:

(1)寒冷刺激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2)寒冷刺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促进代谢而实现的;

(3)寒冷刺激通过躯体运动神经引起寒战以增加产热。

二、散热过程:

(一)散热器官

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小部分(约15%)体热则随呼吸、排尿、排粪等排泄物散发。

(二)散热方式

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不感蒸发、发汗)

(三)散热调节

机体可通过改变皮肤血管收缩和舒张来改变皮肤血流量,从而调节散热。

汗腺与汗腺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包括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是通过体温负反馈控制系统来完成的。

一、温度感受器

(一)外周温度感受器:热、冷感受器两种。

(二)中枢温度感受器:包括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二、体温调节中枢与调定点学说

(一)体温调节中枢

脊髓至大脑皮层都有调节体温的中枢结构存在,但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文档评论(0)

PPT制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ppt的个性定制与设计,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