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ocxVIP

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育苗、菌种来源和保存、接种体制备、接种时间、接种方法、接种后管理、调查时间、调查标准、病情调察、感病率计算及抗性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114-2012大豆疫霉病菌检疫检测与测定方法

DB22/T2805.1-2017大豆主要病虫害抗性鉴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抗疫霉根腐病DB23/T2026-2017寒地野生大豆资源性状描述规范

3术语和定义

DB22/T2805.1和DB23/T202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育苗

将野生大豆种子破皮后播种于装有灭菌蛭石的花盆中,每盆中分别种植10粒种子。出苗后每盆留有生长一致的幼苗5株,设置感抗对照品种,3次重复,每个重复种植5盆,育苗期温度控制在20℃~30℃。

5菌种来源和保存

选用当地采集并分离鉴定后的病原菌,或者实验室内保存的有代表性的菌株,采集、分离、鉴定和保存的方法应符合NY/T2114的规定。

6接种体制备

将分离纯化的大豆疫霉菌接种于胡萝卜琼脂培养基,于25℃恒温暗培养7d备用。胡萝卜琼脂培养基的配制应符合NY/T2114的规定。

7接种时间

当第一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后,准备接种。

2

8接种方法

将待鉴定幼苗的第一片三出复叶剪下并去掉叶柄,置于不锈钢托盘内,托盘内事先放置无菌纱布并喷施适量蒸馏水保持纱布湿润。用灭菌后的刀片在叶片上表面中心位置划出0.5cm长的伤口。将培养好的接种体切取小于1/2叶片大小的圆形菌块,放置伤口上,菌丝面向上。

9接种后管理

用保鲜膜覆盖托盘,保持温度24℃、光照12h/d、相对湿度100%。

10调查时间

接种后第5天,当对照品种分别表现为感病和抗病,可对接种叶片进行病情表型观察。

11调查标准

叶片变黄、变褐或失绿视为感病。

12病情调查

按调查标准统计感病叶片数。

13感病率计算

感病率计算按下列公式计算。

感病率=×100%

14抗性评价

根据供试材料的感病率确定其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水平,评价标准如表1:

表1供试材料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评价标准

抗感反应Reaction

鉴定标准

standardofidentification

感病率(%)

susceptiblerate

抗(R)

叶片变黄、变褐或失绿

30

中间型(I)

30-70

感病(S)

70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