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专家讲座.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蝶鞍区解剖

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页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蝶鞍及其周围区域,前界为前床突外侧缘和前交叉沟前缘,后界是后床突和鞍背,两侧为颈动脉沟,面积约5.5cm2。该区主要结构有: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周血管、神经等。蝶鞍区范围小、结构多、毗邻关系复杂,是疾病多发部位。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2页

脑膜瘤发病率:脑膜瘤人群发病率为2/10万,在原发脑肿瘤中,仅次于胶质瘤,居于第二位。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3页

脑膜瘤发生可能与一定内环境改变和基因改变相关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原因相关。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4页

蝶鞍形态蝶鞍位于颅中窝底中部,形似马鞍,蝶鞍中部凹陷为垂体窝,窝前方隆起为鞍结节,鞍结节前方浅沟称交叉前沟,沟两侧有视神经管及前床突;窝后方为鞍背,其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突。其前后径为11~12mm,鞍底横径为14~15mm,深度为6~9mm。垂体肿瘤时,X线片、CT、MRI扫描可见蝶鞍扩大变形。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5页

蝶鞍形态变异①鞍桥,为前、后床突间骨性桥连接,多为双侧性,有时不完整,此桥多见于内分泌障碍、白痴及癫痫患者;②颈动脉床突孔,为前、中床突之间韧带连结,孔内有颈内动脉经过,如此孔过小,可影响颈内动脉血液循环,须手术切断韧带;③前床突缺如;④前、后床突侧移。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6页

鞍膈鞍隔组成蝶鞍顶壁,覆盖垂体,是硬膜水平折叠而成,覆盖于前方鞍结节和后方鞍背及后床突间。中央有孔,称膈孔,垂体柄和垂体动脉由此经过。较大膈孔是形成空蝶鞍解剖学基础。大口径膈孔在经鼻蝶手术后易产生脑脊液漏。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7页

鞍膈分型Ⅰ型为鞍膈完整,较常见,出现率约为42%,垂体柄从膈孔经过;Ⅱ型为鞍膈不完整,出现率约为38%,垂体柄穿膈孔处周围有3mm大小开口;Ⅲ型较少,出现率为20%左右。此型鞍膈极不完整,为一硬脑膜环,垂体仅被蛛网膜覆盖,暴露于颅腔。正常鞍膈下凹或平直,若上凸可能为垂体病变扩张所致。在Ⅱ型和Ⅲ型鞍膈,若蛛网膜下腔异常扩张并突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则垂体被压于鞍底,CT、MRI图像上出现空蝶鞍。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8页

鞍隔脑膜瘤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有汇报认为,脑膜瘤出现早期症状平均2.5年,少数病人可到达6年。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9页

海绵窦海绵窦并非真正静脉窦,而是静脉丛,以及与其共存颈内动脉,Ⅲ,Ⅳ,Ⅴ,Ⅵ对脑神经和交感丛。内壁为单层硬脑膜,外壁为双层,外壁双层间从上到下夹有动眼,滑车,三叉神经眼支,两壁间容纳外展神经,颈内动脉和窦内属支、鞍旁静脉丛及交感神经纤维。两侧海绵窦间距离12.6mm(9-18.5mm)。在经鼻蝶窦切除垂体肿瘤时,鞍底切开横径应限制在9mm内较为安全。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0页

海绵窦外侧壁结构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1页

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2页

蝶窦蝶窦位于蝶鞍下方,是蝶骨体内含气骨性空腔。蝶窦分型:1.甲介型2.鞍前型3.全鞍型蝶窦开口:两侧蝶窦口呈八字形位于蝶骨体前嵴两旁窦前壁上。蝶窦口是经鼻手术主要标志,手术进入蝶窦前应首先识别蝶窦口。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3页

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4页

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5页

鞍上池1.颈动脉池:上界游离于前床突硬膜和额叶眶面,下界游离于海绵窦。内侧与视神经共壁,外侧游离于颞叶内侧和小脑幕缘游离缘。2.视交叉池:围绕视神经和视交叉。头侧贴附于视神经和视交叉上表面,尾侧与终板向连续。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6页

3.终板池:前下界为视交叉,上表面并被胼胝体嘴覆盖。4.嗅池:由覆盖嗅束蛛网膜组成。5.侧裂池:分为深浅两部分(1)侧裂浅部,分前升支,水平支和后支。前升支与水平支将额下回分成眶部,三角部和盖部后支分隔额叶,顶叶和颞叶。(2)侧裂池深部,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又称蝶部,于额部相对;后部称作盖部,与岛叶相对。此池下通基底部各池。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7页

6.垂体池:鞍区蛛网膜壁层经鞍隔孔向下延伸,覆盖垂体前叶上表面,转而移行为包绕垂体柄蛛网膜脏层,蛛网膜壁两层之间为CSF,组成环池。7.胼胝体池前部:即大脑纵裂池,池内无分隔,前纯属人为划分。8.大脑脚池:位于海马与大脑脚之间。9.环池:围绕中脑外侧面。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8页

鞍周神经鞍区解剖专题知识讲座第19页

垂体垂体解剖学分为腺垂体

文档评论(0)

136****0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