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研究

?

?

张苗苗

摘要:互联网自诞生以来便对大众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互联网技术孕育出的新媒体,则为大众传播注入了新活力。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消解力量十分强大,它消解了诸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边界,借此实现了信息的全方位传播。上海报业集团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项目澎湃新闻在此情形下应运而生。澎湃新闻坚持以受众为中心,从功能设计到内容推送都尽可能注重受众的体验,“报料”“问政”“问吧”板块的建设是澎湃新闻将用户纳入内容生产者范畴的最直观体现。

关键词:新媒体时政新闻互动传播澎湃新闻用户生产内容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它包括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交互性、共享性是其主要特征。从微信公众号的诞生到头条号、企鹅号的推广,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走向了大众的视野并获得了大量关注。作为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时政新闻肩负着舆论引导与政治宣传的重要职能,在新媒体时代获得了发展的新契机。时政新闻指有关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目前学界对时政新闻的研究集中在现状研究和改革研究两方面,如何志武撰写的《时政新闻的“结构性紧缺”现象》(2004)着眼于我国时政新闻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新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的论述多关注时政新闻的传播优势及创新报道,如成文胜的《传统媒体时政类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模式探析》(2015)着眼于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模式创新。

传播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过程具有双向性,传者、受众缺一不可。但在早期的传播学研究中有关受众的研究并不突出,即便是传播学者麦奎尔的受众研究着眼点在于作为“市场”的受众,关注受众的购买力和消费特点,并不提及受众的参与。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媒介集中程度的提高,出现了如热线电话、开放频道等互动方式,受众参与理论于上世纪70年代才逐渐被提及,但互动传播依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作为民众的要求在体制外起到牵制作用。直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受众的参与才愈发凸显其重要性,互动传播的相关学术研究也逐渐成为传播学领域所关注的问题。目前从宏观角度出发的研究如互动传播实现的驱动力研究的关注点并不在互动传播本身,从微观角度出发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传播、多种媒体之间的互动传播及互动传播理论研究三个领域。

澎湃新闻诞生于2014年7月,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拥有网页、Wap、App客户端等一系列平台,主力打造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其下设的“中国政库”“打虎记”“人事风向”等已成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新闻栏目。目前,有关澎湃新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创新形式与盈利模式等方向,对于内容尤其是“用户生成内容”的探究较少。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澎湃新闻的内容生产方式,从受众在信息来源、新闻生产和信息反馈的重要作用方面来探讨时政新闻互动传播的新变革。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互动传播主体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新媒体即是改变人类传播的重要媒介。信源、讯息和信宿是传播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在新媒体时代来临前,传播要素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位于传播两端,作为接收者的受众处于被动地位。新媒体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传播路径的单一性,公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方,在获取、解构、反馈信息上获得了主动性,成为与传播者具有同等地位的传播主体,传播也因此成为一种互动活动。

互动传播不是单向度的传播,只有让受众参与传播活动,改变“传者本位”的状态才能得以实现。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途径的单向性,使得受众成为互动传播的主体。互动传播最主要的特征便是改变并强化了信息接收者即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受众能够更便捷地与传者进行信息的交流及互动。近年来,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大众借助于新媒体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愈加深入。2018年7月11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被内部员工举报疫苗造假。随后,国家药监局展开全面调查并发现部分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行为。7月21日,一篇名为《疫苗之王》的文章迅速引爆社交媒體平台,及至李克强总理于7月22日作出批示、习近平主席于7月23日作出指示,公众对疫苗安全、疫苗监管等问题的关注居高不下,“长春长生疫苗造假事件”成为新媒体平台上的热点话题。在此次事件中,广大用户不只是关注、转载相关消息,而且在诸多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上热议相关信息,并通过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博主及政府博主@中国政府网提问跟进热点议题,加大了信息的传播力度。直到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等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疫苗事件”才告一段落。可见,新媒体平台上传播路径不再局限于“媒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木槿流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