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危机
——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摘要:从全球化经济层面看,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传统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复归,因此,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这次经济危机不能简单地看
成美国经济的危机及其扩散效应,它是全球化经济的总危机。美国人过度消费、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不力
只是这次危机的技术性原因,从根本上看,这次危机是全球化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资本的
逐利本性、全球化经济的无序竞争和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的缺失是其深层根源。因此,它首先是实体经济
的危机。无论美国经济短期内能否实现稳定,如果没有新的技术革命或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水平的提高,全
球经济将长期陷于低迷。
关键词:马克思全球化经济国际分工经济危机技术创新福利制度
从2006年开始,美国的次贷问题逐步显现,2007年8月这场危机全面爆发。危机爆发
前后,其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潜在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30个发达国家
组成的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曾经预言,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难以避免下滑,但欧洲
将接过美国的接力棒,推动OECD各国的经济增长。这种展望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可以与
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相分离。然而,经过1年多的治理,美国次贷危机不仅没有痊愈,反而
引起更猛烈的次级债务危机和全面的金融危机,并引起实体经济的收缩。与此同时,这场危
机逐步向世界各国扩散,发展成为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样一场全球性经济
危机的根源在哪里?其演变趋势如何?我们拟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
原理进行初步分析。
一、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适用性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本性所在。
为此,在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方面,资本总是力图将工资限定在劳动力价值的水平,甚至压
缩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以便获取最大化利润,并将利润尽可能转化为资本,实现扩大再生产,
从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而在资本与资本的关系方面,每个资本为了在竞争中保存、壮
大自己,就必须设法获取平均利润乃至超额利润。因此,都具有兼并他人和改进生产手段的
内在要求。这种资本竞争必然造成生产趋于垄断和技术、管理的进步,并不断地把一部分有
产者转化为无产者,整个社会生产因此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这两方面带来的一个共同结果
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购买力相对缩小。它们的矛盾运动必然引起周期性经济危机,而
资本的本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分配关系使这种危机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收入分配决定着危机的基本性质,即危机只是意味着相
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与此同时,危机的发生也包含着资本品、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
和技术创新的因素。在马克思设定的收入分配关系下,如果一定技术条件决定的生产结构和
消费结构相对稳定,通过高积累、低消费和高投资,社会生产能够实现快速的外延式扩张。
如果考虑技术进步的作用,社会经济就能够通过周期性危机螺旋式向上发展,直到这一生产
方式的潜力完全耗尽。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历史合理性。根据马
克思的理论,在生产扩张达到无法逾越的边界之前,资本品、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是决定
经济周期的主要因素,其周期的长短与这些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应,这种周期类似于短周期,
1
它是市场机制本身有可能克服的。当社会生产在一定技术条件和分配关系下达到无法逾越的
边界的时候,相对过剩的危机就会发生。消除这种危机的可能途径有收入分配调整、生产结
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然而,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收入分配的调整是不可能的,
代表资本的政府不可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因此,经济危机只能通过资本的自相残杀和技
术创新来暂时消除。资本自相残杀的结果是垄断的形成和加强,并引起更加激烈的竞争;技
术创新和生产自动化必然导致对直接劳动者的剥夺越来越不可能。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
马克思揭示的上述经济发展原理,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从1925年至
1945年,国际性经济大危机发生了七、八次,两次世界大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成经济
危机的某种极端的表现形式。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及其危机理
论似乎失灵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持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保证金协议书范本4篇.pdf
- 银行账户管理系统.pdf
-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pdf
-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pdf
- 姑苏诗太守吟咏水天堂.pdf
-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报告书.pdf
- 冷水机组群控系统方案.pdf
- 反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师素养.pdf
- 安全隐患排查及依据.pdf
- 施工质量控制资料.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